投稿热线:0351-3238289 邮箱:1450352871@qq.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吕梁故事红色记忆 > 正文
《吕梁山大合唱》:民族危亡时刻的烽火乐章!
2020-02-11 15:00:06 来源:三晋传媒网
      本网讯(杨晓峰)黄河在奔腾,塞外在狂啸。西北抗日的烽火在燃烧,我们是八路军的一二〇师,我们是人民的武装,高举解放的旗帜,巩固晋西北,保卫边疆,哪怕热血流遍吕梁山,不让敌人再猖狂。
——八路军一二〇师进行曲

      马可创作于1939年的《吕梁山大合唱》由《吕梁山礼赞》、《吕梁牧歌》、《吕梁山下》、《老百姓总动员》、《吕梁山的呼声》和《保卫吕梁山》七个乐章组成,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作品通过抒情性和战斗性的不同性格段落,及多种演唱形式穿插组合所形成的对比,描写了解放区人民美好的生活和英勇的战斗。
      作品分三次发表于《新音乐》月刊。“当他的《吕梁山大合唱》和群众见面时,曾引起许多人的惊异,有如在北国明朗的天空,出现一颗新的明亮的星,当时洗星海同志对这新人的劳作给予較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极力趋向大众化、民族化的新形式。”
李凌:《从马可作品音乐会谈起》
      《新音乐》于1940年1月创刊,1950年12月终刊。作为一份在国统区战斗达10年之久的音乐刊物,它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中国音乐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受到周恩来同志的称赞。可以说,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新音乐》是革命性最强。
      关于马可,1940年10月2日,冼星海在给钱韵铃的信中写道:“我对他是有无眼希望的。“马可则以自己众多影响深远的作品表明:他没有辜负冼星海老师的期待。

      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中国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1935年至1937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他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研究,创作了200多首(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冼星海传》等书籍,在歌曲创作、歌剧创作、音乐理论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为人民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1918年,马可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自由职业家庭,他的名字是从福音书上圣徒马可那里借用而来。1935年,他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刻苦读书,“梦想做一个发明家”,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一二·九”运动后,他和许多进步青年积极响应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走出校园,到开封火车站参加“卧轨请愿”示威,露宿10多天。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发起和组织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编选和教唱抗日歌曲,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他以火一般的热情,创作了《保卫我们的平津》、《抗日五更调》等群众歌曲。适逢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率“救亡演剧队”来到开封,住进河南大学大礼堂。马可一直跟随冼星海参加各种救亡歌咏集会,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得到了冼星海的直接教诲。
      1937年12月,19岁的马可毅然抛弃科学救国的幻想,投身到抗日洪流中。他参加了“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后改编为“军委会政治部抗敌演剧第十队”,创作出《保卫洛阳》、《守黄河》、《吕梁山大合唱》、《游击战歌》等200多首富于战斗性的救亡作品,在群众中影响很大,被冼星海称赞为“极力趋向大众化、民族化的新形式”。
      1939年底,马可来到延安,经冼星海推荐,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在1943年的新秧歌运动中,他编写剧本、作曲、参加演唱和乐队伴奏。由他编写的节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由他作为主笔者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被誉为新歌剧的里程碑。 
      1945年12月至1949年10月,马可随鲁艺挺进东北新解放区开辟工作,先后谱写《我们是民主青年》、《南泥湾》、《咱们的军队回来了》、《帮助军队打胜仗》、《咱们工人有力量》等革命歌曲,同时还创作了《荒火》、《血海深仇》、《夫妻识字》、《小二黑结婚》等歌剧。1947年2月,马可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夙愿。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可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进入了全盛期。他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室主任、歌剧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人民音乐》主编等,长期担负着音乐教育、戏曲研究和发展新歌剧事业,同时还写出了《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等百余篇音乐评论和理论文章。“十年动乱”期间,马可卧病在床时还念念不忘为人民谱写新的音乐作品。1976年7月,这位为人民而歌的音乐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歌至今还在人民中间流传,他走过的光辉路程,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中。 
      2019年8月26日,作曲家马可日记手稿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作曲家马可日记手稿46uaha物馆。
图说8月26日,作曲家马可日记手稿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图为捐赠仪式现场。中国文艺网 王少杰 摄
  8月26日,作曲家马可的家属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了46册马可的日记手稿。据了解,此次捐赠的手稿,是马可生活和思想的忠实记载,既有战争烽火岁月的坚强不屈,新中国建设年代的征程,还有音乐研究路上的收获点滴,记录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从动荡年代里走来的最真实的心路历程。
      马可在《日记的故事》中写道:“我的日记虽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水平实在不高,匆忙草率,急不择言,词不达意,挂流水账等等毛病还常犯,但它是我生活和思想的忠实记录,特别在目前情况下,它又是我亲切的谈心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本次捐赠的280万字左右的日记手稿,具有较高的文献研究价值,对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完善中国国家博物馆名人手稿书信类馆藏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李鑫焱)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