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3238289 邮箱:1450352871@qq.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三晋红色故事系列报道 > 正文
追寻《晋绥日报》的译电员白光
2019-07-01 10:00:15 来源:三晋传媒网

 本网讯(杨晓峰)古老而神奇的吕梁山,是晋绥儿女魂牵梦绕的故乡。岁月深处,蕴含着一个伟大的民族崛起的精神宝藏!
       在六集文献纪录片《晋绥日报漫忆》出版之际,我们摄制组怀揣着梦想,不远千里,又寻找到最后一位《晋绥日报》95岁的抗战女兵—白光。
       白光老人兴奋激动地讲述了那段烽火往事,并将珍藏70多年的《晋绥日报》驻地高家村的几十张珍贵照片呈现给我们。

白光(原名白玉莲),女,汉族,1925年5月出生,山西省河曲县人,1944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白光7岁时母亲病故,由继母和大姑抚养长大成人。1936年2月至1938年12月,在本村前川村小学读书。由于日本鬼子经常来抢劫,成为“游击区”,兵慌马乱,老百姓生活不得安宁,由她父亲包办许给邻村桑ト梁村郝姓人家为媳。1939年2月“出嫁”为童养媳。

  图说 郝明1944年10月陕西神府在晋绥分局做保卫工作

1940年2月,我八路军解放了河曲。末婚丈夫调兴县“晋西青年干部学校”学习,后分配到中共晋西区党委工作,1941年春,公婆送她到巡镇完小读书,一直到1944年3月。
       1944年4月,河曲县政府响应毛主席提出的“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办“妇女纺织干部训练班”,解决根据地党政军民穿衣问题。她被学校选送到“妇女纺织干部训练班”学习纺织技术。结业后,让她带领吕埃为、吕成女、吕变过等5名同学,先到较大的农村—七星等村教妇女纺花织布技术。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允许干部结婚带家属。1946年2月分别5年的未婚夫回家探望父母等亲人,没想到父母等全家早于1943春就到缓远谋生。丈夫返工作岗位时,她跟随丈夫到了“中共晋绥分局”,组织部介绍她到岚县“晋绥边区实验学校”学习(学政治理论、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纺织专业课程)。
       1946年12月至1947年1月,在岚县二区任纺织指导员,办纺织训练班。1947年2月到6月,在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办的“妇女纺织训练班”工作。1947年7月至1948年3月,下乡到岢岚县“妇女纺织训练班”任指导员。1948年4月至1949年12月调回行署纺训班任指导员。1949年3月至1949年7月,在“晋绥日报社”任译电员。她的丈夫郝明也在晋绥日报任编辑。

  图说 郝明在晋绥日报工作

  图说 郝明和白光夫妇和晋绥日报同志合影

中共中央撤销“中共晋绥分局”,报社停办,干部大部调四川等外省工作。1949年8月至1月,她被分配到兴新华书店阅览室任图书员。1949年12月至1950年3月在兴县妇联任干事。

抗日烽火中诞生,历经九年沧桑岁月,是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晋绥边区的史诗记忆,中华民族的文化丰牌。

(责任编辑:张昊)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