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 联系热线:13593208963
首页 > 忻州时政 > 正文
把康西公路建成静乐——太原的一条重要旅游通道
2022-09-05 18:37:15 来源:三晋传媒网
       康西公路北起忻州市静乐县康家会镇,南至太原市尖草坪区西村,是太原市“五纵三横一循环”公路网规划中的第三纵,全长300里,贯通于2001年11月。该路段是太原通往晋西北的捷径干道,可使太原至静乐、兴县、岚县、岢岚、河曲、保德、神池、五寨等西八县的距离缩短近160里,也是静乐县东部乡镇通往太原市西北的重要道路。
        康西路地势险峻,危峰人云,是一条山区公路,沿途自然景色十分优美,给人以隔世之感,同时人文色彩也非常浓厚,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该路段其实在隋代就已经开通,但一直为土路小径。隋大业二年(606),为了避暑,隋炀帝杨广在今宁武天池修建了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汾阳宫。为了顺利到达汾阳宫,杨广还在晋王的时候,就已从晋阳(今太原)到天池修筑了300多里长的道路。这条路从向阳店(今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村,是太原通往静乐的交通枢纽和“向北门户”),一直延伸到今静乐县的康家会,辐射到古代的岚州(今岚县)、管州(今静乐县),大致和现在的康西路一致,至今当地人还把这条路称作“杨广道”。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从河南洛阳出发,他下令让宇文恺建造了观风行殿和六合城,下置轴轮,可拆可装,进退自如,如同今日的活动板房。沿着“杨广道”,到了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突厥可汗远远望见草原上一夜间突然树起一座城池,城中又有宫殿,以为是神助天成,离城10里就不敢再骑马了,吓得跪在地上匍匐前行。通过这件事,隋炀帝炫耀了武力,同时也在客观上加强了中原民族与塞外游牧民族的交往。
       康西路穿天门关而过。天门关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关口村北、阳曲县西凌井沟之沟口,因“二山口合如门,在县之乾方,故曰天门”(《阳曲县志》)。天门关东半部有两道内外关垣,为夯土筑成,高度将近7米,乃春秋战国时所建,是太原市最古老的建筑。凌井口,又名晋王岭、乾烛谷,宋代设戍兵,旧属静乐县,为婆娑隘。天门、凌井一道相连,山之东尽为天门,山之西尽为凌井。夏天每逢大雨,山洪暴发,大水自天而降,排山倒海灌入谷中,大水过后谷底便被冲刷得青石嶙嶙。这股扫谷水出天门关后过柏板乡,叫柏板河,东流注入汾河。冬天降雪后,白天,凌井沟厚厚的积雪在阳光照射后慢慢融化;到了夜间,在寒冷刺骨的朔风吹吼下,那融化的水层马上凝成了冰层,如同滑冰场,行人难以站立。所以,人们很少去谷底犯险,大多绕行东面峭壁上当年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的木质栈道(现在仍能看到崖壁上密密排列的方形契孔,但上面的支架和木板早已腐朽了。)。
 
        天门关曾是太原通往晋西北的古道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和石岭关、赤塘关共同构成“太原三关”。据史书记载,汉朝大将卫青就是经由向阳村向乾烛谷(天门关)出击匈奴的。唐中和元年(881),李克用入晋王岭(天门关),出凌井,陷代、忻两州。宋熙宗三年(1070),杨业妻折太君就住在向阳店今向阳医院的对面。北路梆子传统戏曲《四郎探母》以及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杨四郎暮出凌井沟、夜闯乾烛谷,与母亲折太君相会于天门关内向阳店。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四郎探母”的故事发生在代县雁门关附近,其实是一个误区。
        天门关地势高峻,冬日积雪凝冰,晶莹剔透,”天门积雪“为古太原的外八景之一。过去晋西北的商旅游客出天门关后,去汾阳、孝义一带,须要经过翟村的汾河渡口,这里便形成太原的又一个外八景之一——汾河晚渡,如今则在此处建起了南翟(金滩)村生态观光园。康西路开通后,昔日“跌死狐狸弯死牛,行人过栈胆忧忧”的天门关,如今则一桥飞架,天暂变逼途,旧貌换新颜了。
        在天门关西,还有建于东汉时期的髦仁寺遗址。髦仁山环境静寂优美,松柏长青。上面还有石佛、龙池、悬崖碑等。
        康西公路的终点太原西村,是明末清初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问家和大书画家傅山先生的诞生地。傅山祖籍大同,六世祖傅天锡以春秋明经任临泉王府教授,从大同迁居忻州顿村,后因傅山的四世祖傅朝宣做了宁化王府的仪宾、承务郎,傅家便从忻州顿村迁居阳曲县西村(从宋朝至明清,太原府和阳曲县同处一地,如同今日忻州市和忻府区的关系。),历四世祖傅朝宣、三世祖傅霖、二世祖傅之谟。傅山虽出生在太原西村,但因为有忻州顿村旧家的缘故,再加之他的母亲、妻子均为忻州人,所以他经常往来于太原和忻州之间。
        康西路的起点康家会也有两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一个是百团大战首战纪念馆,一个是悬钟山。
        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为了粉碎日军围困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囚笼政策”,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行径,进一步坚定全国军民的抗战斗志和必胜信念,在整个华北地区发动了声势浩大、有105个团参加的百团大战。贺龙指挥的120师和晋绥军区是最早投入百团大战而且取得辉煌战果的部队。接到行动命令后,贺龙考虑晋西北夏季反“扫荡”刚刚结束,部队尚未休整补充,于是向彭德怀提出以就近攻击太原以北同蒲铁路和忻静(忻州——静乐)公路为重点的作战计划。彭德怀以为计划可行之后,贺龙即下达了作战命令。8月20日20时,战斗在静乐县康家会打响。120师358旅攻克了忻静公路上日军最大据点——康家会。旅长张宗逊率部全歼守敌一个中队,被称为百团大战第一战。此战共毙伤日伪军130余名(其中日军90余人),俘虏日军12名、伪军11名,缴获轻重机枪5挺、炮3门、步枪100余支及大批军火弹药,击毁日军军车2辆,取得辉煌战果。康家会被包围的时候,日军一个中队从静乐县城出发解围,途中遭到八路军截击,被打残。这个被打残的中队属于日军独立第36大队,该大队在百团大战前后与八路军连续发生多次战斗,后在围练村和阳和崖又被打两次,每次被打掉一个中队,都是人员死伤殆尽,中队长阵亡。三仗下来,不知不觉一个大队也就被打残了,日军充分体会到了八路军零敲碎打的战斗威力。康家会战斗结束的次日,贺龙师长就亲赴康家会,为参战部队及民兵庆功。康家会战斗是八路军第120师配合正太铁路大破袭取得的胜利成果,创造了百团大战中“围点打援”的典型战例。

        悬钟山号称中国第一“钟”,整个山体就是一块巨型天然花岗岩,远眺颇像一只古朴凝重的倒扣“悬钟”。山巅上则有石洞、石炕、石桌、石碾、石井……,到底是什么朝代、什么人、为了什么在此隐居?至今还是个谜。
        此外,康家会砚湾村的剪纸比较出名。砚湾剪纸的主要特征为神态细腻准确、大胆夸张取舍。其纹样及创作手法不仅蕴含着秦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兼具唐宋文化的浪漫与圆润。
        通过康西公路,沿东碾河向西,还能把静乐县的天柱山、风神山、汾河湿地公园、岑山书院等旅游景点串连起来。邓小平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搞,加快地搞。”当前,太忻经济一体化为静乐县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其中重要一环,这为把康西路建设成名符其实的旅游路奠定了良好基础。当然,按照规划,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只限于忻州市的东六县,作为西八县之一的静乐县不在其中,但静乐县地域特殊,它南面和太原市的阳曲县、古交市、娄烦县及尖草坪区相接,东面紧邻忻府区。虽然不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但实际上就在其中。静乐县完全应搞好对接工作,主动融入太忻经济一体化建设中,把康西公路建成连接太原市和静乐县,乃至晋西北的一条重要旅游通道,从而把静乐县建成太原市美丽的“后花园”和“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西花厅”。(张俊赟)
          责编:张雅琳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