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3238289 邮箱:1450352871@qq.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山西非遗 > 正文
绛州云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9-08-21 11:02:59 来源:山西日报

剔犀以重圈、回纹、云钩等纹样为主,山西一带称其为云雕

 

我省新绛县店头村是一个遍布青砖绿瓦的古村落,步入村内大唐云雕漆艺厂的云雕展览馆,琳琅满目的云雕展品漆光晶莹,玲珑剔透,造型或古朴或雅致,绮丽多姿的彩云图案更是灵动飘逸,置身其间,仿佛能够感受到从这些巧夺天工的珍品中飘来的远古气息。

 

云雕,又名“剔犀”,是古代雕漆的一种工艺。据明黄成《髹饰录》记载:“剔犀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或乌间朱线,或红间带朱,或三色更叠。”剔犀以重圈、回纹、云钩等纹样为主,山西一带称其为云雕,是中国漆器文化遗产中颇为珍贵的一个种类。云雕工艺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时期达到第一个鼎盛时期。云雕漆器当时主要供给宫廷使用,民间极为少见。清朝末年,皇室衰败,战乱频发,宫廷艺人纷纷解散而流落民间。绛州位于水旱码头,当时正处于工商业的兴盛期,城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有七十二行俱全之美誉。宫廷云雕艺人纷纷汇聚于此,重操旧业,使这一珍贵的传统工艺在此得以保存下来。

 

相传,1913年,有一外商带着一些破旧的云雕漆器来到新绛县寻找名漆艺匠修理。当时,新绛县仅有一家由薛仙基、王思恭、赵月普三名漆匠经营的漆艺铺。他们接下活计后,一边观察研究云雕的形状、图案、结构,一边通过云雕的刀口琢磨漆层的厚度、漆片和刀工,并开始仿制云雕漆器,而后创制出风格独特的新绛云雕。1922年,新绛县从事云雕生产的店铺增加到12家。

 

云雕漆器是采取漆、画、雕相结合的综合工艺技法,以制作精巧、造工卓异取胜。先在做好的木胎上涂上朱、黑颜色的漆层,相间堆起,上漆70道至80道,最多可达百道以上,然后用利刀剔刻出云纹图案。剔刻斜刀深约5毫米,刀口上宽下窄,进刀深峻,棱面分明,从刀口上显露出不同颜色和层次的花纹,看似各种形态的彩云,别有韵味。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使云雕漆器成为著名的工艺珍品。手艺人刷漆时须在阴房里面操作,用2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干燥,以避免漆层干裂,等到全部漆层凝固变干后,再用利刀剔刻出云状花纹,从刀口上显露出红黑相间的纹理。这两道工序是云雕制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云雕的品质,一件云雕漆器制作周期长达数月或一两年之久。

 

上世纪50年代,新绛县委、县政府为恢复云雕昔日的光彩,让这一从宫廷流传出来的技艺获得重生,召集从事云雕漆器生产的民间艺人,成立了新绛工艺美术厂,使得新绛的云雕、刻灰、螺钿、描金、彩画等传统漆器工艺品生产走上了规模发展的道路,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将“云雕”这一工序繁杂、制作艰难、生产周期长的工艺进一步发展创新,使云雕漆器这一民族工艺传承下来并得到长足发展。

 

2006年,“绛州云雕制作工艺”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山西“绛州剔犀髹(xiu)饰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西绛州“店头”云雕漆器,先后20次参加北京、上海、重庆和韩国等地的博览会,其《剔犀卷几》《脱胎清瓶》《云雕鼓》等10多种云雕获金奖、银奖、大奖,其中《云雕工艺瓶》被人民大会堂山西厅收藏,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10多个国家及地区。

 

作为中国传统雕漆工艺之一的“云雕漆器”,和很多其他传统工艺一样,随着瓷器和玻璃制品的流行而逐渐趋向衰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我省新绛县作为“云雕漆器”的发展重地,由大唐云雕漆艺厂、黄河云雕工艺厂、特种云雕漆艺公司为主,引进现代化科学技术,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不断传承创新,保留“云雕”这一传统工艺艺术性的同时,也让它回归实用性,促使其走向漆器复兴的正途。

 

如今,绛州云雕漆艺已经融入家居用品中。小到果盘、首饰盒,大到沙发、茶几、屏风,并在传统的云纹图案之外引用麒麟、九凤等,赋予云雕漆器更为广泛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和收藏性,成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装饰品和收藏品。

   (责任编辑:解爱文)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