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监督举报电话:0351-5687051 邮箱:sjbkjb@163.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农业 > 正文
“特”“优”农业的牌怎么打
——大同市创新发展方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2022-11-04 11:06:16 来源:山西日报
20221104_7294800f38a020355160485321aac864.jpg
20221104_8c1b7503545f25f71d1f0bfa04a112b8.jpg

“东风亮”种植基地——天镇县安家皂村的谷子正在收获。

20221104_65202add8a5e23127b7776ef1bb5dd7f.jpg

李二口村农民雷荷花(左)热情地请大家品尝院里自家种的西红柿。

20221104_9494cb9fd38f172c93132a8572a99cd3.jpg

灵丘县月亮湾有机苹果产业园。

20221104_fb3f93995596dc551c49357b6c55047d.jpg

北京新发地云州设施蔬菜基地的蔬菜长势正旺。

 

  收获时节,塞外大同天高云阔,热烈的阳光中散发着浓浓的丰收味道。
  田野上,火红的高粱、金黄的谷子沉甸甸地在风中摇摆,散落在太行山腹地的一排排现代化的牧场充满着科技气息,果园中大棚里红艳艳的果子、油亮亮的茄子、粉嘟嘟的火龙果透着旺盛的生命力……湛蓝的天空下,驱车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行驶,远处古朴雄浑的长城和眼前不时闪过的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农民家家户户庭院中晾晒着的玉米、大葱、红芸豆等以及主人满足的笑脸向人们展示着他们的幸福生活。
  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大同市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核心区,气候寒凉干旱,如何打好“特”“优”农业牌?近年来他们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特”“优”农业发展之路,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农业经济生长力蓬勃向上,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7元,同比增长7.7%,增速全省第一。农业,这个在当地曾经的弱势产业开始让人刮目相看。

高标准提升耕地质量,向科技要效益

  10月8日,云州区吉家庄乡瓮城口村有机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区。眼前是成熟的2000多亩有机旱作高粱,籽粒饱满,惹人喜欢。几台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摘穗、粉碎秸秆、脱粒、装运,一气呵成。
  村党支部书记陈纪新对记者说:“今年我们实施了双垄沟播全膜覆盖+膜下滴灌技术,高粱亩产达到1800多斤,市场也挺好的,每斤卖到1.9元。合作社种了4000多亩,仅此一项,每户收入3万元至5万元。”
  据了解,今年乡里与汾酒集团达成种销协议,打造2万亩高粱直供基地,以保底价收购,极大地调动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旁边55岁的村民庞乃洋插话:“现在大家都愿意种地,包地都包不上。”
  云州区杜庄乡王家堡村的玉米今年也是景象大不同,实施膜下滴灌技术的8000亩玉米浇了2至3次水,亩产最高达到2200多斤,而大水漫灌了一次的4000亩玉米亩产最高只有1200多斤。村党支部书记李守忠对新技术推崇备至:“省工省力省钱,上苗率能达到95%,在今年旱情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一点没受影响,可以说是有旱情无旱象。”
  耕地质量和科学技术就是粮食产能。
  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致力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水,大同市这几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上下功夫。他们围绕“技术标准化、灌区节水化、旱区蓄水化”,重点推广“抗旱良种+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的有机旱作高效节水技术模式,累计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140万亩。今年在桑干河流域、长城沿线、恒山区域三大板块布局十大特色优质杂粮产业片区,新发展有机旱作示范区50万亩,实施技术集成推广和节水增效项目98个,带动杂粮种植200万亩,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云州区农技特派员张日春感触颇深:“由浇地向浇作物转变,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刚开始推广膜下滴灌,有的农民也不接受,但是有了对比后大家心服口服,现在农民可欢迎了。”可以说,高标准农田就是旱涝保收的稳产田,土地增效的高产田,农民群众的增收田。
  灌溉是农业的生命。
  为了扩大农业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今年大同市全面规划建设农业灌溉工程项目,倾力打造云中、塞上、恒山三大灌溉基地。云中灌溉基地涉及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的149.47万亩,恒山灌溉基地涉及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的101万亩,塞上灌溉基地涉及左云县、新荣区、云冈区的58.6万亩。根据《大同市加强农业灌溉发展规划报告》,到2035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10.4万亩,基本实现全市人均1亩水浇地、农村人均3亩水浇地,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可靠保障。
  在浑源县唐峪灌区记者看到,渠道防渗工程即将完成。项目负责人介绍,工程今年4月上旬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1426万元。完工后,灌区7000余亩面积灌溉将得到改善。大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席志俊介绍,2022年下达全市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资2858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596万元,完成计划投资91%。
  在云州区杜庄乡马坊村,记者看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开始实施,工程覆盖6000亩农田,村里正在实施从水库河道引水工程,明年春季就能用库区水灌溉农作物。

强壮优势产业筋骨,向规模要效益

  当下,黄花产业发展势头正旺,已经成为大同市“特”“优”农业的一张名片。
  在位于大同市黄花产业园的山西宜发同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央厨房车间,记者看到,黄花酱生产线有序运行,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办公室主任肖晨介绍,他们拥有黄花深加工配套设施设备12台套,年生产黄花深加工系列产品73万余瓶,年可消化干黄花原料300吨以上。
  两年来,大同市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优质黄花种植基地、集散中心和标准化示范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案,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做优做强黄花产业。今年黄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6.5万亩左右,总产量达18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从2020年的18.4亿元到今年的42亿元,同比增长40%。黄花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种植、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
  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安一平介绍,黄花产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创建大同黄花国家级现代产业园,目前22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一批黄花精深加工企业入驻。今年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000万元培育壮大一批黄花加工企业。目前已开发出5大类100多种深加工产品,除了传统的黄花干菜以外,还有黄花饼、黄花酱、黄花饮料、黄花化妆品等,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区域品牌体系。同时,忘忧农场、云小萱万亩花海、唐家堡村、吉家庄旅游小镇等串联起来的黄花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眼下,大同黄花通过“圳品”认证,冰鲜黄花远销加拿大、日本;国内客商纷纷订购大同黄花产品,与北京一亩田、华远国际陆港(大同)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资1亿元打造北方预制菜产业园区。可喜的是,今年“大同黄花”的产品价格与全国其他产地相比高出10%以上,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优势资源如何形成优势产业?
  今年他们出台《关于做优做强八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实施方案》,规划布局八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实施产业链长制,用市场化、工业化、标准化思路发展农业,重点打造全国黄花产业发展引领区、雁门关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区、塞北冷凉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全国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特色区、恒山道地药材产业集聚区、优质反季节食用菌生产基地、火山优质杏果产业发展区、大同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促进特色产业由产供销向销供产转变,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推动,项目跟进,金融助力,八大产业齐头并进,风生水起。
  设施农业高质高效,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深秋时节,位于云州区党留庄乡党留庄村的北京新发地云州设施蔬菜基地,大棚里即将成熟的茄子油亮饱满,库房内工人们忙着分拣打包。基地负责人苏德志对记者说,他们种植的黑长茄口感好,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他介绍,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年产茄子300万斤,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今年又通过合作、流转等形式种植了8000亩鲜食玉米,远销香港、深圳、广州、成都等地,带动9个村集体增收160万元。
  天镇县玉泉镇上吾其村推进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今年建成青椒大棚10120栋,年产值可达3亿多元,村民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畜牧业持续稳中向好,已经占据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9月24日,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首笔法人800万元“智慧畜牧贷”落地大同,实现了“动产融资”由农户向法人拓展的突破。
  9月27日,天镇县人民政府与山西神农科技集团举行万头奶牛智慧牧场项目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约32.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2万多亩饲草种植。
  山西北肉冷链加工产业园项目加速推进,一期完成投资5亿元,3万吨全自动立体冷库投产运营,大同同风食品集团年加工8000吨熟肉分割1.2万吨牛肉车间投产。园区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肉类产品20万吨,产值突破百亿元,引领带动我省肉类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另外,总投资5.5亿元的广灵县海高农牧公司项目、总投资7.67亿元的云州区黄花鸡养殖等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中。
  席志俊介绍,今年全市实施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188个,总投资215.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75.61亿元,同比增长32.8%。

激发龙头带动能力,向品牌和市场要效益

  2022年9月21日,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我省公布首批66个“有机旱作·晋品”品牌产品,来自大同市的东方亮小米、云尚萱黄花酱等7个产品榜上有名。
  品牌就是市场。
  “大同好粮”北方农特优产品交易中心,黄花、有机农产品、杂粮、畜产品、民间工艺文创产品等展销产品种类琳琅满目,品种数量1000种以上。负责人陈晨告诉记者,作为“集中商贸+电商平台+统仓共配+文旅配套+金融支持”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农特优产品交易中心,这里的销售渠道辐射市、县两级特产店、超市,通达乌大张地区及华北各地。
  推动实施“大同好粮”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大同好粮”是我省首个市级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几年,大同市依托京东“互联网+”资源,以“品牌化、电商化、数字化”为支撑,实施“线下实体+线上平台+产业培育机制+节事品牌”“四个一工程”,全方位打造“大同好粮”品牌,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大同黄花”入选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大同市成立了黄花协会和大同黄花产业联盟,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与京东、乐村淘等企业合作,线下在北京、上海、成都、太原等城市布局多家黄花产品直营店。目前,已培育出了80多个子品牌,取得了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等8个国家级认证,“大同黄花”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大同市品牌农业与科技信息发展中心主任梁全介绍,目前,大同市内以及北京、上海、广州、太原等地已经有“大同好粮”“大同黄花”直营店、专柜30多个,年销售额达到了3亿元以上。
  另外,大同三利农产品公司、大同华建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企业推广网络营销,带动“大同好粮”“大同黄花”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云州黄花、浑源黄芪、广灵小米、阳高蔬菜、灵丘苦荞、左云肉羊……一大批特色品牌产品成为一道道亮丽名片,也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强大利器。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也是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者。大同市强化龙头带动、项目驱动,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推动农产品品牌营销和精深加工上档升级。
  东方亮,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
  “东方亮”小米在广灵县种植历史悠久。为了扩大“东方亮”小米品牌效应,大同市政府聘请全国谷子育种专家牵头组成“科研机构+政府+企业”三位一体的育种攻关项目组,通过研究、选育、扩繁系统性攻关,提高了“东方亮”的适应性和品质。山西东方物华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牛雁介绍,目前“东方亮”谷子已经能够在广灵县域以外的灵丘县、云州区、天镇县种植,面积达4万亩以上,谷农每亩增收720元左右。
  牧同,一个大同人耳熟能详的品牌。
  牧同乳业公司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8条液态奶生产线,主要生产灭菌乳、巴氏乳、酸奶、调制乳、含乳饮料等五大系列乳制品,年处理生鲜乳能力8万吨。牧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存光介绍,项目达产达效后,日收购鲜奶220吨,可安排260人就业,带动3万头奶牛的养殖规模,带动农户4000户,农民户均增收10000多元。
  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长龚孟建告诉记者,今年市级安排2500万元扶持龙头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45.24亿元。当前东方物华、佳农牧业、雁门清高等农业龙头企业产销两旺、运营稳健。

农文旅融合,走绿色有机低碳农业发展之路

  10月的唐河两岸,秋色斑斓,远远近近的山峰层林尽染,赏心悦目。
  车河,灵丘县一个深藏在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由于连续举办九届“中国·车河有机论坛”而名声大噪。车河模式也带动了灵丘县全域有机农业的发展。
  位于唐河岸边的月亮湾有机苹果基地是省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虽然已经过了采摘季,但是一种红得亮眼的海棠果依然挂在枝头。管理人员陈盼盼说,这个品种的果子下了霜之后才好吃。
  红石塄乡副乡长岳继誉介绍,园区全部采用矮化密植的种植模式,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是一个集经济性、观赏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示范区。今年是第二年挂果,进入盛果期后,预计亩产5500斤,年销售收入可达5000万元。
  在园区记者遇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61岁的北川村村民林玉英,正在为苹果拉枝。她说村里好多像她一样的妇女经常来园区干活,一天能赚90元呢。
  灵丘县积极探索以有机农业为支撑,以就地城镇化为特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一二三产联动的农业转型发展新路。以车河为试点,采取“村庄改造+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文旅+农业、体育、康养、研学”等新业态,按照“有机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的模式,对车河、城头会、边台等村庄进行整体综合开发,实现了资本流进来、资源活起来、农民富起来。
  下沿河村,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村。村党支部书记马现礼带记者参观他们村的民宿,介绍村里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他感慨地说,是有机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让他们这个过去的穷村变成了今天的美丽乡村。
  村里依托唐河,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了十里沿河休闲小镇。去年克服疫情影响,累计吸引游客8万人次以上,营业额突破100万元。今年他们利用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政策,扩大民宿规模,正在建设的30多间民宿明年五一全部投入运营。马现礼信心满满地规划着村里的发展:南沟计划打造康养基地,眼下正在招商;村里正在与一家电力企业对接,筹备建设小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成后,不仅能给村集体带来收入,村里的800亩土地将会变成水浇地。
  农文旅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业态和经济,在大同市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出门就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抬头就能望得见明代长城的天镇县逯家湾镇李二口村,现在是众多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地。近年来,他们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短短3年间,这个以种植业为主的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华丽蜕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民俗村和文旅新地标。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顺坡而上,青砖灰瓦的房舍,依山势、顺坡势铺陈,错落有致。村委会主任雷占财介绍,这些年村里以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与乡村田园为依托,先后引入社会资本,实施万亩杏林、田园综合体、葡萄酒庄等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去年人均收入1.6万元。“以前活得可怜的,和现在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上。”69岁的村民雷荷花笑着说出心里话。
  做活农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积极践行种养结合、有机引领、农牧循环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低碳、零碳、负碳农业发展方式,在以绿色、有机、低碳理念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大同市一直在探索。而实践也证明,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融合中碰撞,在实践中创新。
  今年大同市出台《关于推进低碳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制度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种手段,减少农业碳排放,倡导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发展一批低碳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批低碳农业生态牧场,推广一批农业固碳新技术,促进低碳理念融入现代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长龚孟建告诉记者,今年大同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治水兴水战略全方位推进大同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定会成为美好的现实。
 

本报记者康梅芗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