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17636155855
首页 > 人物影像 > 正文
李双武:一辈子的“土地”情结
2019-09-09 16:33:04 来源:黄河新闻网

又到一年秋收时,84岁的李双武老人抱着大南瓜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天旱,几乎9个月没降多少雨水,若不是政府水利设施建的好能浇地,这搁在解放前许多庄稼早就旱死了,老百姓哪有活头?
      老人从农牧系统退休已26年,没什么爱好,不爱下棋打球,不喜欢种花养鱼,也不去旅游散心,就喜欢拾城区周围的“荒地”耕种,一直舍不得放弃与自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土地。老人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土地曾是他唯一的寄托,也是他心灵的港湾。
      当他还是小孩的时候,祖辈们因种地受的苦痛和得到的欢乐已深深烙在心底。1935年,他出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当时家乡石永村算是平川大村,但灾荒年居多,贫苦人家家家几乎吃不饱穿不暖。讲起1943年和1947年的“饥荒”,老人心有余悸。两次荒年天旱无雨,夏粮收成无几。春旱持续及全县,大秋作物无法下种。
      1949年,终于盼到新中国成立,只有14岁的他和母亲撑起了种田的活儿。俗话说,三年学成个手艺人,一辈子学不成个庄稼人。李双武全面接触农活、农具、农作物,从父辈身上学到了挖渠打埝、执犁耕地、摇搂下种、锄苗管理、种瓜种菜、赶车拉煤等技能,仅三年时间,就基本学成了料理农活的“好把式”。
     参加工作后,李双武后一直没有离开农村,没离开过土地。“上世纪60年代初,不少人缺粮缺吃,粮食多重要,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其实,退休后的老李拾荒种地有着他的动力支撑。文水是农业大县,祖辈都是农民,老祖宗身上的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着我。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五谷、蔬菜是生存的根基。
      为种植好拾来的土地,二十多年来他付出的可不少。每年的地块都有变化,今年弄好了,下一年人家可能就收回了,他不改初衷,乐此不疲。从开春到秋收,他几乎天天都泡在地里,下种保墒,田间管理,挑水浇园,治虫追肥,收割打场,样样精通。
      “今年,我种地亩数不算多,粗略算了算,在地里种了23种作物,大庄稼有高粱、玉米、黄豆,蔬菜有豆角、西红柿、茄子,还有秋葵、苦瓜等,间着种了些花生、芝麻、红薯、南瓜等。西红柿能产400多斤,红薯可达700多斤,花生80多斤……”老人美滋滋的。“我这样可以减轻社会对我家的粮菜供应的负担,又让我硬朗了身体。”老人还把这些分给了亲朋好友,让大家共享“丰收的喜悦”。
      在他心里,种地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老李拾荒种地还有他对后辈儿孙的期盼—教育孩子认识粮食作物,重视劳动,尊重劳动者。暑假或节日里,邻居亲戚有从城市回来的孩子,老李常常送孩子们特殊礼物——到他的地里走走看看,听到孩子们问这问那,看着他们兴致很浓,李双武很有成就感。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党和国家对农业的关心让农民享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实惠。“但走进了新时代,更不能忘记土地,尤其是年轻人要善待土地尊重农民热爱劳动,不管啥时候都不能忘本啊。”李双武老人站在自己的地里,望着绿油油的白菜和白萝卜慨叹。(马智勇)

(责任编辑:李鑫焱)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