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3238289 邮箱:1450352871@qq.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好记者讲好故事 > 正文
《论语》简述
2019-09-26 09:22:54 来源:三晋传媒网

本网讯(刘江远)《论语》是儒家的代表作,是儒家文化最核心的典籍,它记载着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和其弟子的言语行事,儒家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从这里反映出来。关于《论语》一书的说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指出:“《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历来关于《论语》的命名、成书年代及编纂者为谁众说纷纭,但对于《论语》是研究儒家思想、孔子思想的重要参考,已是共识。

《论语》的伟大之处在于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从其中得到启发,都能从其中汲取营养,就像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美的,直指人心。一般而言,人们经常将《论语》看做是关于国家治理的书,是对《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的阐释,其表达的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的是政治。 然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而言,这个“政治”的最终指向是自身,是“学”,“自治”而“天下治”,其内容就是教人如何实现“自治”,其逻辑在于由“学”而“治”,这之中又包含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就是由“学”而富于礼,成乎仁,至于善,天下治。《论语》始于《学而》,终于《尧曰》,可以理解由“学”而达于“三代之治”,这样的次序编排在《孟子》、《荀子》、《春秋公羊传》也有所体现,最后都指向“尧舜之道”。所以将《论语》看做育人之书更为恰当。

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重教,立人”,那么《论语》由“学”而始是必然,表明了“学”是“论语”的逻辑起点,是整本书思想的重要基石,正如邢昺言:“既以‘学’为章受,遂以名篇,言人必须学也。《为政》以下,诸篇所次,先儒不无意焉。” 学习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起点,其贯穿了每个人生命的始终,学习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到高境界的理想追求,都需要通过学习来实现。

《论语》中的“学”不是狭隘意义上的专业学习,是一个广义的学习,是包括了个人知识、修养和道德的全面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这种学习是贯穿了整个人生的,可以说,人一入“大学”,就进了终身学习之境。这个学始于启蒙,达至和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学而备于礼,成乎仁,至于善,达于治,这都称之为“学”,可看做“大学”。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在于他把教育平民化,由贵族教育扩展为全体民众的教育,并且,他的教育内容不局限于六艺六经,内容扩展和提升到以经典知识为基础的人格教育。因此,作为研究孔子最重要的典籍《论语》向我们展示的是“以人格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自然而然地,“仁”这个概念应运而生。

教育包含了“教”与“学”两个内容,儒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反映到《论语》中就是以“学”的概念阐释教育,同时包含了“老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论语》中的“教”包含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例如谈仁)等方面。“学”包括了“何谓学(什么是学习)”、“何所学(学习什么)”、“学为何(学习目的)”等几个方面。在下一文中我将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谈谈《论语》的教育思想。

(责任编辑:吕奋珍)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