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3238289 邮箱:1450352871@qq.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好记者讲好故事 > 正文
用孔子的“君子观”感悟儒家道德
2019-09-05 10:07:14 来源:三晋传媒网
     
      本网讯(张兴贵)“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规总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一、为什么要崇尚道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强化道德工程建设,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准,习总书记还说过:国无德不兴,家无德不立。
      道与德这两个概念,源于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生之,德畜之的意思是: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成万事万物,也就是说,没有道就没有万事万物;而德,扶持、呵护万事万物生长、发展、成熟,进而有结果,也就是说,没有德,万事万物不能顺利发展,就会失去道。道,无影无踪,看不见、摸不着,它通过德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道是借助于德体现出来的。德是道德化身。
      物形之,势成之的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表现形式,他们所处的环境,成就了他们。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一句的意思是:所以,万事万物没有不尊重道并且以德为贵的。
      道与德,是老子揭示宇宙与生命规律的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非常高深玄妙,并非一般人用三言两语阐释清楚,所以我们今天不多说。
      道与德两字连用,形成道德这个固定词语,始于荀子的《劝学篇》,原话是:“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所以,学习这个活动,直到知道了礼仪就可以停止了,这就是道德的极致。这里的道德一词的含义,就接近于我们现在常说的“道德”的含义了,这就是:符合社会规则与自然规律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道德一词,是由老子的道与德两个字的含义逐步演变而成的,既然万事万物都要尊重道且以德为贵,作为万物之一的人,也就是我们,就应当尊重、维护道德。这就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来高度重视道德的原因所在。
       二、儒家道德,是中国道德的主流
      在先秦时期,中国曾出现了许多学术思想的流派,比如:法家、道家、儒家、墨家、农家、阴阳家等等,但是影响最深远的是道家与儒家两大派,所以,晋代道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这样说过:“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意思是,道家,阐释的是万物的起源,儒家,阐释的是淳朴的风尚,三皇时代,主要靠道学思想治理国家,进入帝王时代,主要靠儒家思想治理国家。
      我们看一个历史事实,秦国在统一六国以后,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但是秦朝建议后,采用的是法家的思想,焚书坑儒的事件人人知道,所以秦王朝仅存在了十四年,于公元前207年西汉王朝取而代之。汉代,从汉武帝开始,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汉王朝存在了407年。以后,晋朝(155年)、唐(289年)宋(319年)、一直崇尚儒家思想,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辉煌。到了元代,儒学受到冷落,元朝是蒙古人统治,仅存在了98年;明朝重视儒学,存在了276年,清朝,是满足以几十万人的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一亿多人口的多民族中国,因为重视儒学,所以尽管后期腐败严重,依然存在了276年。
      另外,我们再看一个数字,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而十六世纪以前,中国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重视儒家思想,朝代就时间长,不重视儒家思想,朝代就时间短,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可见,儒家思想的重要性,而儒家思想的精髓,就体现在儒家的道德观念。
      儒家的道德观,以孔子的道德观为核心,精髓“仁、爱”两字,后来,人们将儒家的道德总结为八个字,这就是:仁、爱、忠、孝、信、义、和、平,这就是儒家八德。
       三、孔子的“君子观”,是儒家八德的主要载体
      儒家道德,是华夏文明的结晶,但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个字+毕竟比较抽象,说白了是枯燥的理论,似乎很难具体化,很难给人以明确的理解。
      儒家的道德观,主要体现在《论语》里边,《论语》的道德观,就是孔子的道德观,也是儒家的道德观,但是,孔子对儒家的道德观的阐释,并不是系统的,而是散见于这本书的20篇、492章里面。尽管有许多人对儒家的八德有论述,但毕竟是长篇大论的枯燥理论,对专门研究的人来说,或许好懂,对普通人来说,听了依旧是似懂非懂。
      这几年,我看论语,发现这本书中,君子一词出现的非常多,一共出现了107次,形成了孔子独特的“君子观”,因此,我觉得,了解孔子的君子观,是了解儒家道德观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理由如下: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就有,这个词大量出现在《周易》、《尚书》与《诗经》这些重要典籍中,不过,这些典籍里,君子的含义主要是统治者、有地位的人、男子、丈夫等含义,它仅是身份的象征。作为为周易撰写传、删减并为《尚书》作序,修订《诗经》的孔子对这些不可能不清楚。
      大家知道,孔子所在的时代,周朝的礼乐制度已经崩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道德滑坡”,而孔子一生的追求就是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因此他特别用心宣传自己的思想。其中之一的措施就是赋予“君子”一词以新的含义。具体表现就是“君子儒”的提出。
      《论语·雍也》记载:“子谓子夏 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意思是: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有儒者风度的君子,不要去做一个小人气度的君子。在这里,孔子首次将“君子”与“儒”结合起来,要比较彻底地理解“君子儒”,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儒”的含义。
      先说“儒”的职业
      中国人历来重视丧葬祭祀礼仪,至少在殷商时代就有了专门负责丧葬祭祀的祭祀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巫师与术士。他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由于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加之他们本身崇尚礼仪,不会强争豪取,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群体性格特征。
      《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云:“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官……”
      《周礼·天官·太宰》中说周代诸侯安抚百姓的九项整治措施时这样说:“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 唐代经学家贾公彦注释云:“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掌养国子以道德,故云以道得民。”
      《周礼·地官·大司徒》云“(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媺(读音同美)宫室,二曰族坟墓,三曰联兄弟,四曰联师儒,五曰联朋友,六曰联朋友。”汉代经学家郑玄注释:“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贾公彦则认为“师儒是致仕之贤者。”
      从以上古老的典籍中,可以看出“儒”在古代,是有道德的贤才群体。
      再看看“儒”字的本义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中说:“人之柔者曰儒,因以为学人之称。”意思就是“”性格柔弱的一个群体被称为儒,是因为他们有学问”。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孔子的言论:
      其一:《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意思是孔子在儿童时期玩游戏,就常常摆起各种祭器,学做祭祀的礼仪动作。可见,孔子小时候就崇尚祭祀礼仪,可谓天性; 
      其二: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代冢宰,这个官职类似于周代的太宰,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管理祭祀之事。可见崇尚祭祀礼仪,是他的职业习惯 。
      其三:在《易传》中,孔子这样说:“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意思是我只不过是着力追求圣人的道德而已,我与祝史和巫觋本是同一类的人,从事的事业不同而已。 
      综合以上内容,“儒”是古已有之的一种职业,他们从事庄严的祭祀活动,后来又称为负责教化的职业称呼,是有贤明道德与丰富学识的一个群体,性格温和;孔子曾是祭祀官,一生从事教育,所以,将他的学术流派命名为儒学,意思很明显。一言以蔽之,儒者,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君子儒”这一术语,将古代具有尊贵地位含义的“君子”与具有良好职业习惯与道德修养的“儒”结合起来,赋予“君子”一词以全新的含义,君子成为有道德之人的代词。即便某人身份地位相当高,但道德品质不好,在别人的眼里,也不是君子,而是小人;相反,某一个人即使是毫无学识与地位的贫民百姓,如果他受人尊敬,也绝不是“小人”,而是“君子。
      用孔子的君子观念,理解儒家的道德精髓,不失为一种简单办法,有意思的是孔子本人,早已经对他的“君子观”就行了概括,可谓言简意赅,更为有趣的是,孔子对“君子观”的概括,大都与“三”这个数词有关,我们不妨一一去理解。
       四、君子观的要点 
      第一、君子三达德。德,是与“道”相提并论的一个哲学慨念,简单地说,“道”承载着一切,“德”具体体现着一切,“德”是指的顺应自然、社会、人类自身规律去做事,并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一个有德之人。达德,就是具有普遍性,可以通行的一种德行,也是很高尚的一种德行。孔子对君子三达德的论述,原话在《论语·宪问》里:“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意思是: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尽管这是孔子自谦的一句话,但他对儒家的思想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后来,四书之一的《中庸》将其总结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在这里,君子之德具体化了。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人性本善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最基本、最根本的德性所在,一言以蔽之,“仁者爱人”,这种爱,不是狭隘的男女之爱,而是儒家一贯强调的博爱、大爱、泛爱。《论语·学而》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致力于人的根本,人的根本确立了,道德也就产生了,而一个人的根本,就在于孝悌,孝悌是为仁的根本,当然也是为人的根本了。而孝悌的核心就在于具有一颗爱心,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推而广之,爱天下所有的人。正因如此,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人如果舍弃了“仁”,能够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一切礼乐都没有用了,“仁”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
      要做到“仁”,首先要朴实,要有自己的主见,讷于言而敏于行,决不能夸夸其谈,华而不实,更不能巴结逢迎,研究地位高贵者的心理所好以取欲于人,正如《论语》所说: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凡是花言巧语,着意装扮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者。
      要做到仁,就是追求教育人。将自己的财物给了别人是一种仁爱之心,但是,这远不如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孔子一生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从而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和至圣先师,就与他的这一种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这一思想,在《论语·述而》篇中表现的很明显,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在这句话中,孔子谦虚地说,自己不敢与圣人与仁人相比,只不过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感到厌烦,从事教育别人的事业,始终不觉得疲倦。简短的八个字,正是孔子一颗仁爱之心的高度慨括。善始善终地去做自己的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何其难也,这是一种毅力、更是一种自信,古来能这样做的人实在不多;至于第二点,孜孜以求,循循善诱地去教育别人,更是一种无私的博大胸怀,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孔子成为古今中外,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的密码,说白了,这密码就是一颗“仁心”。
      要做到仁,就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我们要生活,离不开与别人打交道,这就是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就要做到不把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强加于别人,自己不做的,不要让别人去做,自己做不好的不要迁怒于别人。因此,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圣人的至理名言,也许是孔子自己的座右铭,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面镜子,时刻用这八个字对照一下自己,我们就会多一点仁爱之心了。对这一个观点,《论语·雍也》阐述的更加具体而充分,“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大意是,自己欲立,就帮助别人立,自己欲成功,就帮助别人成功。诚所谓,大道至简,认真体会这句话,我们会明白,看似高深的“仁”,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多为别人着想。
      对于“仁”,孔子在《论语》中,一百多次提及,充分说明了他对“仁”的关注与践行,正因如此,孔子把“仁”列为君子三达德之首,后人读之,决不能等闲视之。能有仁心,何来忧心?
      智者,有智慧有谋略的人。具有智慧含义的“智”在《论语》中,写作“知”,与知识、知道含义的“知”通用。最典型的例子是:《论语·为政》中的,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这句话里,前五个“知”是知道的意思,后一个“知”是智慧的意思。这种智,强调的是君子不能自欺欺人,重视的是君子的一种诚实品质,一个人如果失去诚实,是不可以去取信于人的,这难道不是一种普遍的道德要求吗?
      君子之智,注重内修,不求闻达。《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孔子关于内修的著名论断,其一是要学习并用于实践,其二是结交志同道合者。古人认为,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远方的同学来,可以交流学问,当然是一件乐事,说白了也是内修的一种途径;其三是做到人不知道你也不恼怒,意指不注重名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一种淡泊的心态去低调做人。
      君子之智,注重合群。孔子非常重视与人的和谐相处,他的两句话特别有名,这就是《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周,就是合群,善于同周围的人和谐共处,比,就是勾结,形成小团伙、小帮派;和,友善、,同,就是赞同。和而不同,就是与周围的人保持友善,但再具体问题上不一定苟同对方的意见;同而不和,则是表面上赞同别人,背地里却大肆否定。
      君子之智,注重择邻而居,见贤思齐,与有道德的人多处交。《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里仁为美,就是一种见贤思齐的具体表现,是君子应该时刻要求自己的一种行为准则,与这句同样的道理,但从反面去论说的是孔子的另一句名言,是《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在这里,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绝不会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同的人去共事。
      因为具有诚实的品质、能时常自修、能有利人之举、能与贤者处交,所以君子不会迷惑,而要做到不惑,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就是智慧如孔子者,到了四十岁才不惑,可见一个人要做到不惑绝不是一件简单事,正因如此,智,才别称为是君子的三达德之一。
      勇,在历史上与忠字相提并论,它既是一种气概,更是一种行为。无论是从勇气的角度去看,还是从勇敢的行动去看,它的核心在于“为”,这就是孔子对“勇”的观点,《论语·为政》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在这句话中,孔子将“勇”和“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简短的论述,充满与辩证观,“义”是一个人应该去身体力行的,有了身体力行的机会,但不去行动,“勇”就是一种空谈,就不能存在于世的。在《论语·阳货》中,孔子对“勇”和“义”的关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论述,以揭示二者的关系,并指出其影响所在,可谓醍醐灌顶之语,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认为,义是最可贵的,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可见,“勇”是用来维护“义”的,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了“勇”,“义”就难以维持,小则偷盗行为严重,大则天下大乱,无论怎么,这都与“仁”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孔子还认为,“勇”者如果痛恨贫穷,就会发生动乱,这也是非常可怕的事,《论语·泰伯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在这里,孔子又将“勇”和“仁”紧密地结合起来,指出,一个人敢作敢为,但痛恨贫穷,就会起来造反,人如果不仁义,别人对他不满的厉害,也会起来造反。这句话看起来简单,无非是勇者作乱,但这句话的思想触角延伸的很远,涉及到整个社会问题,涉及到国家的治理问题。试想一下,统治者如果失去仁爱之心,不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让勇者痛恨至极,就会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表面看来,“勇”的“乱”是一种危害,其实认真想一下,“勇”岂不是在用他的“为”维护社会的“仁”吗?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孔子将“勇”作为君子的三达德之一,是有足够的理由的。勇者不惧,勇者何惧之有?
 能“仁”则不忧,能“智”则不惑,能“勇”则不惧,这就是君子所具有的通行于天下的德行,也就是说,能仁能智能勇者,方可称之为君子,这是孔子君子儒的内涵之一!阅读《论语》,领会孔子思想,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这一点不可忽视!
      第二、君子三戒。戒,是防止不良嗜好形成的意思。人生在世,都有自己的嗜好,有时候、有的人会为了自己的满足,而采取一些过激行为,给自己和别人造成损害,因此自古以来,人类就制定了许多的规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说白了就是一种戒条或戒律。中国人很熟悉《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这个形象,其实,八戒,就是佛家的八条戒律,分别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道家也有自己的戒律,主要是戒贪欲,守清静。自古道三教同源,儒家自然也有自己的戒律,我们不妨把孔子关于君子有三戒的论述,当做儒家的戒律去看待。
      《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段话并不深奥,大意是,作为一个君子,在一生中应该牢记三条戒律,少年时,由于身体还不成熟,不能贪图女色,那样会影响身体的健康成长;人到了中年,血气正旺盛,是体力最强健的时期,这原本是好事,但是,物极必反,如果掌控不了自己的血气,就是演变为争强好胜或者逞强好斗,于己于家于社会,这都不是好事;而到了老年,血气不济了,这时候就要守住清静,防止欲望(特别是名利方面)的膨胀,如果不服输,勉强而为,恐怕造成对身体或者名誉与生命的损害。
      需要说明的是,孔子的这句话,具有互文性质。也就是说,他对人生三个阶段的戒律看似分阶段的,实则是互相关联、互相补充。换句话说就是,戒色,不光是少年的事,中年和老年也要戒。同理,好斗和贪得,同样是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要戒除的。
      继续深思,我们还会读出孔子的话外之音,那就是,做一个君子,是一个人终生的事情,即便是少年时期,也要以一个君子的要求规范自己,而在童年时期,对他的思想与言行的规范就要依靠父母了,从中我们不难领悟到:父母在儿童年时期的教育非常关键,正如《三字经》所说的“养不教,父之过。”
      第三、君子三畏。畏,有害怕与敬服两层意思,害怕是懦弱的表现,而敬畏则是对智慧的诠释。前面已经说了,勇者不惧,是君子的达德,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君子就可以目空一切,恣意而为。君子需要有所“畏”,也即君子需要有自己敬服的东西,因此,孔子总结出了君子的“三畏”。《论语·季氏》记载: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敬畏,其一是天命、其二是大人、其三是圣人之言。而小人往往是不知道天命的可敬,不尊重地位高上的人,藐视圣人的言论。
      在古人心目中,天是至高无上的,它代表着神仙,天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亵渎了天会遭到报应,这似乎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我们今天解读天命二字,完全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去出发,在中国文化中,“天”这个词,有代指大自然的含义,大自然有它的规律,违反大自然的规律是会给自己造成损害的,最简单地说,你如果不顾冬天的天气寒冷这一规律,硬要穿夏天的衣服,能不生病吗?复杂一点说,人类如果不遵从生态规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岂不是要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吗?现代人面临的环境恶化问题,说白了,就是人类不敬畏大自然而造成的;再说地位高上者,人类从原始社会以来,就进入了管理时代,有管理者,就有被管理者,被管理者如果不服从管理者,社会秩序岂不要混乱不堪;从小的方面来说,一个家庭,长辈比晚辈的地位高级,谁也不会反对吧?如果晚辈不尊重长辈,还有安宁的日子吗?至于圣人,因为他比普通人更具有仁爱之心,圣人的语言是教化社会的,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如果不听从圣人的教诲,天下能和谐的了吗?所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君子应该身体力行的。
      第四、君子三思。思,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思考,具有动词性质,另一种是思想,具有名词性质,人类的思想来源于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思想。所以,孟子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得不得也。(《孟子·告子上》)作为一个君子,他不可能不思考,于是,孔子对君子所思,也进了总结,只不过孔子对君子所思的阐述语言,不是出在《论语》内,而是见之于《荀子·法行》中的,原话是: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
      这段话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大意是,“一个君子有三种事情不能不去思考;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就会无所作为;年纪大了而不去教育下一代,死也不能瞑目;有钱但是不去施舍穷苦人,那么和穷人就没什么区别,所以君子要从小展望将来,就要学习;不想老了死不瞑目,就要去教育下一代人;有钱以后如果能想到贫穷的时候,就会去施舍别人。”
      与君子三戒一样,这段话同样具有互文性质,要结合起来去理解,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要从小不断学习,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要时时刻刻教育知识和能力不如自己的人;要有一颗慈善之心,接济生活不如自己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到了老死之时,不会感到遗憾。而这些,要作为一个君子一生时时刻刻反省的内容,不断督促自己发扬优点,纠正不足,其实质依然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爱。
      第五、君子三愆。愆,是过失的意思。中国人对别人的过失从来是以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去对待的, 《左传》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君子毕竟是人,所以君子有过失也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看,君子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失。为此,作为圣人的君子,对君子的过失,也进行了精辟的总结。《论语·季氏》:“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这段话比较尖锐, 意思是,“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等同于是瞎子。”
      尽管这是针对侍奉于君子旁边的人说的,但是,孔子曾经说过,君子的态度是“道不同不相与谋。”因此,我们依然可以把这是对君子说话存在的三种过失的总结。反思一下我们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这三种过失不是经常会遇到吗?有的人不善于倾听别的人话,在轮不到自己说话的时候,就滔滔不绝,其实这是有违礼节的,是一种没有修养的表现;有的人之热衷于听别人的意见,而不发表自己的观点,该说不说,与其说这是一种低调,不如说是一种圆滑,至少是不愿意与人以心交心,也可以说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当然,也有一种人,不善于察言观色,在人家不喜欢自己说的时候,依旧要高谈阔论,说白了这也是一种不识时务的表现,不识时务者是不可能为俊杰的。总体来看,孔子对君子三愆的总结,侧重于礼节方面,礼节、礼仪、礼制是作为一个君子必须熟悉并率先垂范的。
      五、结语
      君子一词,有时候被孔子称为“士”、“贤者”、“大人”、“圣人”等,孔子的君子观,不仅仅于上述几点,而且也十分具有启迪作用,比如,孔子十分注重一个人要胸怀天下,他在《论语·宪问》中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意思就是一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小家,就不配做一个君子。再比如,孔子还特别重视广泛的道德与普遍的规则,在《论语·里仁》中,他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是,一个君子,他经常考虑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一个小人经常考虑的是自己的小家庭;一个君子,经常考虑的是国家的法律、社会的规则、单位的纪律,而一个小人,经常考虑的是小恩小惠。
      孔子不愧为是千古圣人,他对君子观的阐释,是很简洁准肯的,既有宏观方面的,还有微观方面的,既有心理上的敬服,还有行为方面的思考与语言。如果我们能掌握孔子的君子观观,对孔子思想中的君子,就会对儒家的道德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君子,在孔子心中,绝不是虚无的,而是具体可感的,只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不管你身份如何,年龄如何、财富如何,都可以成为一个君子!就可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责任编辑:李鑫焱)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