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3238289 邮箱:1450352871@qq.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金融创新 > 正文
风劲扬帆正当时——古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2019-10-23 09:05:18 来源:临汾日报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古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适时提出擦亮“天下第一牡丹”名片,做强能源和特色农业两大产业,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三城联创”,办好兴煤、修路、治污、扶贫四件大事为主要内容的“1234”工作重心,描绘出了发展新图景。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却足以在古县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太岳山巍巍,涧河水滔滔。1971年8月,临汾地革委根据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重新建立“古县”,勤劳智慧的古岳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古岳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份源自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生动地述说着古县各项事业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成就。

一份高质量的“成绩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在古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紧随科学发展、突破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脉搏,以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奋力推动经济社会突破发展。

——农业经济迅猛发展。古县农业人口7.02万人,耕地面积14000公顷,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1949年,粮食总产量13990吨,每公顷产量900公斤。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先进生产要素的投入,1976年,总产达到21150吨,每公顷均产1485公斤。2010年,全县耕地面积14760公顷,在相当一部分耕地种植药材、薯类、经济作物的情况下,总产依然达到52733吨,每公顷均产达到3382公斤。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328.4万元,林业产值3470.5万元,畜牧业产值5734.7万元。2018年粮食总播种面积为190930亩,粮食总产量达72371.4吨。

古县核桃久负盛名。1958年,古县被国务院授予“干果之乡”美誉。2000年3月,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古县“核桃之乡”称号。截至2018年,全县栽植核桃树23万亩、780万株,常年产量400万公斤,人均核桃面积、株数、产量、收入均居全省之首。

——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古县资源丰富,地上有广袤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地下有煤、石灰石、铝矾土等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含煤面积约68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55.91亿吨,是县域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古县煤炭工业虽然起步较迟,但发展迅速。198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237万元,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例达66.38%,历史上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成为全县的经济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3.96亿元。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8.0亿元,比同期增长14.2%,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9亿元。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在交通方面,309国道穿越县境南部旧县、永乐两个乡镇;省道沁洪线(沁源—洪洞)纵贯县域中北。早在1995年就已经实现乡乡通油路,2009年实现村村通油路。2010年,全县公路总里程902公里,到2017年底发展到18787公里。在通讯方面,全县电信业务总量达15074万元,固定电话用户3369户,移动电话用户7.67万户。在电力方面,截至2017年,古县年发电量达10276.61万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占84.27%,而火力发电仅占1.34%,电力装机机构形成了火、光、风并存的多元化新结构。

2018年,全县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42亿元,同比增长47.5%,其中仅长临高速古县连接线项目当年完成投资4.48亿元,占全县基础设施投资的82.7%,为古县脱贫摘帽和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广播电视方面,完成了HFC宽带网络建设工程,实现了乡镇村通广电光缆,在全市山区县首家与中国有线电视主干线联网。2010年县城开通高清数字电视,全县7个乡镇都能收看到100套高质量的有线电视节目。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1971年古县建县之初,财政收入仅31.42万元,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也一直在50万元上下徘徊。改革开放后,古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1983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百万,达到138.74万元。2003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003万元。其后,县财政进入高速运行的快车道,每年以1亿或数亿元的速度递增,到2009年时突破10亿元大关。近年来,古县财政仍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26030万元,同比增长56.3%。

一张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古县是战国名相蔺相如的故乡,也是“天下第一牡丹”生长的地方,文化积淀深厚。从1997年首届牡丹花会开始到今年,已成功举办十二届中国古县牡丹文化旅游节。在文教、卫生、医疗及低保等社会保障方面,2010年县乡村三级文化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2011年至2017年,全县投资10亿元,先后建成相如公园、十里长廊、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文化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同时,完成了古县一中、二中、三中、各乡镇和村小学等新校园建设工程,完成了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等项目建设。2017年,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37.78%。2018年,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9441人,比上年增加7749人。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建县以来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古县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都处于较低水平,农民收入少,生活消费低,尚未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农民增收渠道迅速拓宽,农民生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生活消费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上升,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2017年末,古县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9895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754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食品消费支出3758.59元占全年生活消费支出的20.7%,衣着消费支出1841.15元占比10.15%,交通通讯消费支出2180.67元占比12.02%,文化教育娱乐支出2854.21元占比15.73%。2018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651元,同比增长9.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1898元,同比增长6.7%。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迅猛增长,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吃穿为主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变,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在解决吃穿住的基础上,开始向全面小康迈进。

一幅大气魄的新蓝图

回望70年,沧海桑田,初心未改。历届古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带领全县人民团结一致奋力前行,经济质量持续优化、城乡面貌持续提升、脱贫攻坚持续发力、发展活力持续释放、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展望新时代,春华秋实,再启征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古县在“两转”基础上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古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适时提出擦亮“天下第一牡丹”名片,做强能源和特色农业两大产业,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三城联创”,办好兴煤、修路、治污、扶贫四件大事为主要内容的“1234”工作重心,描绘出了发展新图景。(记者 孙宗林)

原标题:一路欢歌再起航——古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责任编辑:王宏伟)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