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3238289 邮箱:1450352871@qq.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扶贫攻坚 > 正文
日子越过越红火——交城县东坡底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有保障
2019-11-29 11:48:41 来源:吕梁日报
      “家里温度稳定在二十四五度,一到取暖季就感觉搬到这里特别好,不像以前住平房时要烧煤炉,总要惦记加煤、封火、掏灰,现在住上楼房,集中供暖,省事又干净。”近日,笔者在交城县东坡底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西营天瑞小区进行采访时,脱贫户任碧云热情地告诉笔者。
      西营天瑞小区建成于2014年,共有住房180套,该小区位于交城县中心集镇西营镇西营村,距离县城6.5公里,紧邻西营村商业主街道,周边500米范围之内有学校、医院、银行、超市、便民服务中心等基础生活设施一应俱全。2016年被交城县政府确定为东坡底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把安置点选到这里是因为有这些的优势:一是西营村的教育条件非常好,尊师重教氛围浓厚,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全县农村学校排在前列 ,移民小区的学生随时可以安排进入西营学校就学;二是西营村的区域定位是集贸乡镇,第三产业发达,各类商铺、饭店等360余家,可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每月6次集会,小商小贩云集,谋生就业机会多;三是西营村的物价比县城低10%-15%,生活成本低;四是搬迁户搬迁当年物业费全免,2016年搬迁户暖气费减半,2017-2018年搬迁户当年取暖费全免。”东坡底乡党委书记薛慧介绍道。
      “我们小区开发商新建了个服装加工厂,可解决130人的就业问题,目前服装厂已投入运行,加工厂采取人性化管理方式,专门开设了7小时专线,可兼顾妇女接送孩子及家务劳动,极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安置小区负责人兴奋地说。
      笔者来到天瑞服装加工厂看到,搬迁后实现就业的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紧赶制订单加工的外贸服装,而这批服装将在一周之内全部发往法国、德国。
      任碧云一边加工服装,一边告诉笔者:“搬进了楼房,有了稳定的工作,我们做的服装还能卖给外国人,觉得挺自豪的!”
      “经过三个月的培训,这些贫困户基本上都达到了工作的要求,我们这边订单也很多,排得满满的,她们每个月也都能挣到个一千五六到两千左右。”天瑞服装加工厂负责人卞玉娥说。
      东坡底乡还组织搬迁群众成立了“东易互助加工站”,利用政府80万元的扶贫资金购买了84台缝纫设备,以资产入股的方式与服装加工厂合作,取得固定收益分红,极大地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在小区上班、照顾家庭和孩子,两不误,还有分红,真是太好了,我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任碧云的嘴笑得都合不拢了。
      除了把加工厂变身扶贫车间,搬出来的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东坡底乡在搬迁后的旧村,通过土地复垦和土地流转,帮助老百姓积极开拓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该乡所辖的燕家庄村就是一个典型,村两委成立了山座崖种植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了占地50亩的吊袋木耳种植基地,利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入股,使他们既可以获取劳务报酬,也可以享受股份分红。一年下来,一个大棚能吊12000木耳菌棒,可带动6户贫困户,27个大棚可以带动162户贫困户。根据预算,每个贫困户以参股的形式经营,一个股份能分4000——5000元。
      据了解,除了吊袋木耳,东坡底乡还成立了2个造林合作社及1个土豆加工合作社,统筹整合村集体及群众土地资源作为产业发展基地,群众将土地流转至合作社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社经营,通过这样的跟进模式,确保群众原有资源有稳定的收益渠道。
      易地搬迁扶贫的路子之所以行得通,就是移民区有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坚持“挪穷窝”与“创新业”并举,以产业带动发展,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才能真正让贫困群众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坡底乡的村民们的“日子”一定会过得越来越“红火”。(记者 郭晋 司瑞芳)
(责任编辑:李鑫焱)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