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监督举报电话:0351-5687051 邮箱:sjbkjb@163.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美丽振兴村 > 正文
【十年振兴路】振兴村“五个三”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田”
2018-10-25 08:37:28 来源:三晋传媒网





今年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庄严承诺。在长治县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十年间从一个“上学难”、“吃水难”、“行路难”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十年来,振兴村在艰难中起步,在困境中突破,在创新中探索,三带并举抓产业,三生同步建新村,三风共育促文明,三级齐抓固党建、三产融合共致富,走出了一条“五个三模式”的乡村振兴之路。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而且成为全县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田”。
 



    


以企带村 以工带农 以商带户 三带并举抓产业

振兴村原名关家村,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祖祖辈辈面对“三大难”:上学难、吃水难、走路难。村里虽然有煤炭资源,但由于技术、管理水平的落后,出现了资源消耗强度大、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村委通过以企带村、以工带农、以商带户三大举措。成立长治县振兴鑫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6331亩,使中药材种植、核桃经济林、油葵种植初具规模;仅用三年时间,村集体经济产值就达到了2000多万元,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300余人,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近万元,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示范村。
 



    

 

融入生产 便利生活 注重生态 三生同步建新村

振兴村原是一处坡高路陡、村容破旧的小山村。千百年来,建设一处功能齐备、生态宜居的新家园是每一个村民的梦想。在村集体经济壮大后,2007年开始对旧村实施整体搬迁、整体新建。建设之初,就做了详细的规划方案,并定下三“不”原则,即对原有生态植被不破坏、对原有山水景观不改变、对原有古建遗迹不拆迁,力争实现农耕文明的传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现代功能的开发。使新村既能融入生产,又能便利生活,还能保护生态。
 



    


转民风 治家风 养村风 三风共育促文明

近年来,振兴村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以村民教育为核心,转民风、治家风、养村风,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培育和文化建设发展,通过积极建设传统文化教育阵地,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以“三色”文化影响教育村民通过这些文化渗透与传播,不仅让村民始终牢记先辈勤劳俭朴、敬业持家的光荣传统,也使之成为振兴人永远向前的精神基因,于2013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总支抓大事 支部办实事 党员做好事 三级齐抓固党建

近年来,振兴村始终坚持以党建统领乡村振兴,以经济发展带动乡风文明。按照总支抓大事、支部办实事、党员做好事的原则,积极发挥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作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化解群众矛盾,畅通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沟通渠道,不断将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方方面面,探索党建进村民小组、党建进企业、党建进网格等方式,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形成良性的沟通互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步伐。
 



    


旅农相融 旅工结合 旅商互促 三产融合共致富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具风韵的城镇建设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优势和条件,近年来,振兴村从加快实现村民生活富裕出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基础,把农村作为平台,把农民作为主体,通过旅农融合,提升农业品质;旅工结合,催热城乡建设;旅商互促,带动餐饮物流三大举措,实现了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黑色变绿色的巨大转变。截止目前,全村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0余万元。
 



    

 

在振兴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党委书记牛扎根的眼中,美丽乡村是这样的:早晨被鸟叫声唤醒,晚上在虫鸣中入睡,能感受到乡村的宁静和恬美,能放松一天的疲惫,能唤起儿时的记忆。乡村振兴战略,振兴村恰如其名,要在希望田野上,创造美好生活的榜样;乡村振兴道路,振兴村正当其时,要在绿色发展中,建成乡村振兴的典范。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