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 联系热线:19503500891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长城长歌 黄河精魂
2023-04-18 15:41:59 来源: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山西,是传统戏曲的故乡,是民间歌舞的海洋,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地上博物馆”。在我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之际,山西的文学艺术家们也正在思考我省厚实的文化艺术资源在当代的利用问题,试图从新的角度、以新的视角来寻找山西艺术特别是山西歌舞艺术在新时代的突破口。“黄河歌舞三部曲”为我省带来了持续不断的辉煌,现在,让我们将目光拉向塞北,将长城——更具阳刚之美、更具豪迈品格的人文资源用歌舞的形式予以表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山西省歌舞剧院开创的“黄河歌舞”引起全国文艺界关注的时候,一些专家曾对此现象进行深入研讨,中国歌剧舞剧院原院长刘文津先生感慨道:“黄河流经全国9个省(自治区),但黄河艺术的巅峰却在山西。”由我省歌舞艺术家们创造的充满阳刚之美的“黄河歌舞”风格,一时间风靡全国——这是一代山西人的自豪,这是一代山西人的奉献,这是一代山西人所创造的响当当的文艺品牌。但是,我们也应当在继续创造山西文化艺术的辉煌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黄河文化作为底蕴深厚的母体文化,为我省的歌舞事业奠定了持续的发展基础,我们需要在继续维护这个著名品牌的同时,将“黄河歌舞”为我们奠定的创作基础用好用足,将“黄河歌舞”创造的歌舞经验运用在对其他资源的开拓上。

       那么,就让我们这一代人,将视野从伟大的晋陕峡谷中拉向更高远的地方吧。我们发现,在这块菱形的神奇土地北部,一面同黄河一样底蕴深厚、粗犷豪放的文化大旗正在向我们招手——那是长城,绵延万里、巍峨壮观的长城,在夕阳下反射着赤色光芒的长城,让人望上一眼就热血沸腾的长城。如果说黄河是自然的文化,那么长城就是人文的文化;如果说黄河是赋予我们生命的文化,那么长城就是赋予我们性格的文化;如果说黄河给人以磅礴的力量,那么长城就给人以哲学的沉思;如果说黄河是跳跃的,那么长城就是静止的;如果说黄河赋予我们创世的虚幻神话,那么长城恰好赋予了我们真实的悲壮故事。它是北方各民族历史的记录,是各种文化交汇的点与线,是各民族生生不息、繁衍变化的见证。

       当今的时代,需要长城的风骨,需要长城的毅力,需要长城挺拔的精神,需要长城追求和平的意志。当然,也需要对长城的文化反思:有多少雄风伟业、人物山川,值得我们用壮烈的舞姿和威震天下的锣鼓予以表现、予以渲染、予以取材加工。锣鼓催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塞北飞雪、关隘雄风、铁马金戈、通商共济、马蹄阵阵、驼铃声声、号角牵魂……用之不竭的意象,可能会催生我们新的灵感,引发我们新的创作冲动;完全人文的历史,会让我们对民族性有更深刻把握,会让我们对和平生活有悠久的回顾。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念兹在兹,不禁令人产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悠然情思。为了长城脚下我们英勇的先辈,为了浩浩北风中不倒的石碑,为了流淌在我们血管中的一股豪气,也为了让天下人知道我国古长城脚下的勇猛与刚强、宏大与辽远,让我们尽快地走近长城吧,仰望它的博大、感受它的古老、讲述它的传奇、把握它的血脉。让呼之欲出的长城文化,继续为这块艺术的宝地注入不朽的阳刚之气,让山西的舞台艺术再创新的辉煌。我们努力着,同时我们也在期待着,争取将长城的歌舞艺,编导成为像“黄河歌舞”一样的艺术品牌,争取将长城艺术的巅峰留在我们大美山西。

       长城文化慷慨悲歌的文化特征,是我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也与“黄河歌舞”粗犷孔武的艺术风格相近,山西的艺术家们完全有信心编创出能够展示长城文化的艺术作品。长城内外所蕴藏的宝贵文化资源和艺术资源,也将成为启动山西艺术腾飞的动力源。

       塞北高原,雁门关外,烟波浩渺,苍茫辽远,内外长城之间,夕阳西下之际,昔日的雄关漫道无一处没有传奇故事,无一处不充满了英雄气概的史迹,以至有许多地名已经成为传统戏曲的戏名。当沿海地区绞尽脑汁赋予近现代史一些名人的居住地以旅游价值时,当一些地区想尽办法要赋予本地区以史传的文化品位时,这一片中原故国的北边门户,这一片历经十几个时代而不失其战略重要性的战争圣地,这一片葬埋着数百名威名赫赫的将帅墓群的黄土坟茔,在血色黄昏的冷照下展示着自己不朽的魂灵。在金沙滩古战场,传说杨继业成亲时的七星庙、其孙儿杨宗保成亲时的穆柯寨、存放杨继业遗体的洪羊洞,都在这片神圣的大地上。迄今为止,这里的许多村寨还流传着一个又一个杨家将的故事:杨五郎赴五台山出家后,在青灯黄卷下,仍招募五百壮儿,苦练兵法,不忘报国。在这里,长城是意志的象征,长城风骨也是民族风骨的象征,而几千年在此地孕育的具有长城风骨的艺术,是今天山西艺术家们用之不竭的源泉。

       晋西北逶迤连绵的长城脚下,弯弯曲曲的桑干河边,是天造地设的硕大的艺术宝库。20世纪80年代,数以百计的专家耗费时日,编写了各类艺术集成、盛世修志,记载了这里的艺术,对前人留下的这笔财富造册登记。今天,当我们大声呼唤繁荣艺术的时候,更觉得这里未被挖掘出来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是多么珍贵了。

       什么样的特征能够概括长城艺术的总体风貌?郭沫若先生在看了北路梆子演出后留下诗句曰:“看罢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激昂慷慨是长城培育的艺术性格,也是塞北高原的风骨所系,而这种风骨,不仅在传统戏剧中,同时在民间舞蹈和民歌山曲等艺术形式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同耍孩儿用后嗓发音的来历,相传为王昭君出塞目睹无垠沙漠,思乡之情使她号啕恸哭不止所致,当地民众悲痛时便模仿此声,以为纪念。传说带有创作成分,或者说传说本身便为创作,然而胡汉和亲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塞北民众习惯以纵情歌唱表达悲伤之实情,却是人所共知的。塞北高原、长城内外,民歌民舞素材之发达,艺术资源之丰厚,堪称天下的奇观,让我们用全新的眼光寻找并发掘这宝贵的资源吧。

       巍峨的长城绝大部分在黄土高原,而山西境内长城的总长度,在全国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在这一片领域发生的历史故事尤其具有传奇色彩,它应该也能够成为当代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取材的宝库。长城故事多,历经风霜侵袭而依然挺立山巅的烽火台,每一座都有自己的故事,甚至每一座起伏的山峦都有自己的咏叹。

       偏关、宁武关、雁门关被称为“外三关”,是中国古代边境的军事要塞,经过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这些威武的雄关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或喜或怒、或哀或乐的故事。我们熟知的杨家将,就常年固守在这里。说起令山西人骄傲的杨家将,就连妇孺老幼也能说一道二,传统戏曲中亦将此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丰厚的素材并没有被现当代的山西文艺家们发挥到极致。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人知道杨家将,但不知道故事发生在山西,更不知道山西北部的这些珍贵的战争遗迹,当然实地观光者就更少。之所以造成如此的现状,一方面是这些旅游资源在综合环境上还未能适应现代旅游业的需要;但从另一方面看,山西文学艺术家们的缺席,也有一定的责任。特别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部表现杨家将——这一充满了爱国主义高尚情怀且情节惊险奇特的高票房故事影片,我们认为这也是古战场金沙滩及杨家祠堂不能为人所知的重要原因。从今天来看,这既是遗憾,又是激励,更是需要填补的空白。这样的现实激励着当代欲有所为的文艺工作者,激励着那些整日苦于找不到好故事的影视创作者们,深入到我省浩如烟海的传奇史迹中,深入到我省的文物实地、战争遗址,开拓出中国古代军事博物馆的雏形轨迹,感受古代英雄的情怀,讴歌千古不散的军魂。我们相信,以长城文化的宣传为突破口,将使我省雁北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开发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王 辉)

 

责任编辑:王泽田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