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监督举报电话:0351-5687051 邮箱:sjbkjb@163.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山西非遗 > 正文
河曲河灯会
2018-10-24 06:59:33 来源:太原日报

河曲河灯节,俗称“河灯会”,主要流传于我省河曲县,是晋、陕、蒙三省区黄河边的民众共同参与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黄河民俗文化色彩。它集祭禹、悼亡、祈福于一身,用放河灯这种形式来寄托对故去人的哀思和对未来的美好企盼。

 

 

放河灯的习俗起源于印度。据说在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佛教信徒每年于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盂兰盆会,放河灯追祭祖先、超度亡灵。盂兰,在梵文中是“倒悬”的意思。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河曲河灯会最早的记载可见于明万历《河曲县志》:明弘治十三年(1500),知县李邦彦率众祭奠大禹,放河灯。清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禹王庙,晋、陕、蒙边民捐资,并将祭奠大禹、放河灯的历史情形绘于墙壁而记之。河灯也叫”荷花灯“,中元夜在河流上放河灯,任其漂移,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可以托生,他们觉得从阴间到阳间的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给先人引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主持人鸣炮点燃火把,僧人诵经将神位前的花灯列队送到渡口,船工驾木船,载着各种河灯,逆水上行大约半公里,在急流中心抛锚停立。有船工提油壶给河灯挨个注入胡油,依次点亮,待准备就绪,乐工们便奏起乐曲,随着乐声,一盏盏花灯被放入河中。整个活动持续3天,除了每天晚上放河灯外,还有戏乐助兴。西口古渡现在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戏台,是当时上演二人台的地方。

 

 

历史上的河曲地瘠民贫,灾祸不断。为了谋生,男人走西口,女人挖野菜,孕育出了悲苦高亢的民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走西口故事。很多走西口的人再也没有回到家乡,为了悼念远去的亲人,祈福未来,人们举行了一系列的仪式,河曲河灯会就是这些仪式中比较独特并逐步延续下来的古老习俗。河曲河灯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前后3日举办,地点在县城西门外的“西口古渡”,当年成千上万的人就是由这里走上西口的淘金之路,因此选择这里作为为死难的人们超度亡灵的地方。灯会举办前要举行放河灯祭禹仪式,并将社会各界粘糊的河灯供于神禹位前,祭奠大禹。其后,僧人诵经,民众把做好的河灯列队供于神龛前,祈求神禹消灾免难,保佑风调雨顺。河灯顺着黄河主航道,成群结队向前漂移。

 

 

河灯制作是河灯会的主要组成部分,造型各异的河灯能给河灯会增添色彩。起初,人们在罐瓶、瓷碗里点上灯放河灯,后来人们用纸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河灯放于河中。如今河灯的制作较以往简单了许多,先拿红黄粉绿颜色各异的蜡光纸作为材料,裁开后用糨糊粘成碗口大的盒状灯碗,再到满熬热蜡的大铁锅里把底部蘸上蜡防水,在蜡油凝固之前放到沙子上,沙子粘在灯的底部,很快凝结粘连,一来防止灯被水浸蚀,二来加重灯的分量,不易被风吹翻。用麻绳做的灯芯,不易被风刮灭,燃烧时间也比较长。

 

河曲河灯会是禹文化、鬼神文化和西口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河曲人早已不再走西口,河灯会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如今放365盏灯,预示一年365天天天吉祥如意。在这一天,人们三五结伴,全家出动,看放河灯,赏焰火,河面上弯弯曲曲的河灯与空中的焰火交相辉映,呈送着吉祥,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古老放河灯的习俗已成为当地的文化盛会,成为了当地交流文化、发展经济、联络情感的重要载体。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