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13753796319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槐乡情思 || 悠悠故乡情(下)
2021-11-28 10:35:21 来源:三晋传媒网

   

  本网讯(赵华伟  刘秋祥)1986年秋天,我去郑州办事,在宾馆里遇到一个来郑州办事的巩县(现在叫巩义市)人,四十来岁,很是豪放。当他得知我是山西临汾人时,亲切地称我老乡。“咋叫我老乡?”我问道。他笑了,拉着我的手说,我的老家是洪洞县,和临汾是近邻,都在晋南,你说我们是老乡吗?我连忙说,是是是,我们的手拉在了一起。他诵读了“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传颂了600多年的民谣。从交谈中我得知他的先祖从洪洞移民到巩县。他不知道先祖是洪洞哪个村庄的,但听老辈人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村外不远处有一条河,灌溉着千亩良田,村旁还有大片的莲池,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宁静的生活;那里的人性情耿直,敢作敢为,重情重义……他是一家工厂的技术人员,知道的很多,说,世界上的移民很多,多是从艰苦的地方,战乱的地方往好地方转移。洪洞的移民是从好地方往孬地方移,是去开荒,是去建一个新家,那是一次悲壮的移民,不容易哦!他说至今他们村子里的好多人都保持着老家的好多习俗,过年贴窗花、蒸花馍,正月十五滚元宵。我告诉他洪洞的变化,说,1984年建成了洪洞大槐树公园,原来的碑亭、茶室、牌坊修葺一新,又新建了祭祖室、望亲亭、迁民壁画、大门楼,还广植花草树木。他说适当的时候要回老家一游,看看大槐树,给老祖先磕个头,烧一柱香。他希望家乡人民把大槐树移民处保护好,建设好。我说会的,会的。当晚他邀请我看了河南豫剧一团的精彩演出,在观看演出的时候,我还向他介绍了晋南的蒲剧和蒲剧《苏三起解》的剧情、介绍了洪洞的道情,我们谈得很投机,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只可惜时间过得太久,有许多事我怎么也想不起了。


  2000年末,我去北京时,又遇到了同样的事,一个70多岁的老人,满头银发,听说我是临汾人时,递给我一支香烟,恭恭敬敬地打着火。说他到过临汾,到过洪洞大槐树。我问他是哪里人?老人说他是河北邯郸人,是大槐树移民的子孙。他说他家原本是有一本详细的家谱,记载了他们家族是从洪洞哪个村来的,只可惜在抗日战争中,东躲西藏给弄丢了,现存的人什么也不记得了。他非要让我到他的房间里坐一会,我们谈得很投机,我告诉他1991年开始每年4月洪洞县政府都要举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到2000年已举办了10次。他说应该的,应该的。从交谈中我得知他是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知道的比我多。老人说,慎终追远,缅怀先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木本水源,岂可忘记。他说他到大槐树祭拜过先祖,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此生无憾了。老人还说了很多,后来他的声音有点哽咽了,只是好多话我也没有记住。

  如今距我第一次知道洪洞大槐树已经六十年了,父亲也已去世,父亲在生病期间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回老家看看,当然我们的老家不是洪洞。洪洞是更多人的老家,是千百万槐乡后裔的故土,五十年间从这里移民18次,人数近百万,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不过道理是一样的,谁不想老家呢。老家永远是他或她先祖的源头和出发地,是一个人割不断的牵挂,扯不清的亲情,一个人无不打上故乡的烙印,这是因为老家的习俗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尽管人们远离老家。唯有老家是人们越老越怀念,越老越想回去的地方。大槐树移民后裔请放心,家乡的人民会把你们心中的圣地保护好,建设好,现在大槐树移民处已经成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欢迎你们回来寻根祭祖,看一看这里的变化。

  我终于理解了父亲为什么要给我讲述洪洞大槐树,我们老家的院子里也有一棵槐树,只是没有洪洞大槐树年龄大,名气大,大约百岁左右,他从大槐树想到了自己的老家,想到了难舍的故土。

(责任编辑:张文杰)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