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0352-2050288 投稿邮箱:dtfz110@qq.com
首页 > 三农在线 > 正文
大同:乡村振兴发展启动“加速度”按钮
2023-10-10 09:21:24 来源:大同日报

  三晋传媒网大同讯:“国家3A级景区的获批,将释放更大更多的消费潜力,我们着力把康养旅游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将旅游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在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同时,促进乡村振兴。”阳高县守口堡村党支部书记姚月林自信满满地说。守口堡村立足明长城遗址开发利用,走出了一条“旅游+文化+产业”的致富之路。这是大同市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大同市立足资源禀赋,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持续带动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截至2022年底,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06亿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42.49万元,实现了由弱到强的根本转变。

  大同市出台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行动指导意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对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任务中的11项集体经济工作任务,制定任务清单、进展清单、问题清单、结果清单,同时,将村集体经济纳入各县区专项目标任务进行考核,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主体责任,构建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格局,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持续加大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力度,鼓励村集体牵头兴办农民合作社,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获得资产收益,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乡村振兴。大同市从2019年开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48亿元,扶持试点项目269个。2023年,全市再扶持55个行政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每个行政村财政补助70万元,示范带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

  探索多元模式,做好资源开发。依托“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大力吸引各方面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浑源县凉粉协会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对接,助力浑源县域小吃业发展,为农村集体经济拓宽粉类副食品产业门路,实现省校合作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同时,通过本土“挖”、从外“引”、公开“招”、重点“育”,多管齐下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集聚。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财务审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资源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三资”管理工作机制等7项制度,灵丘县采取“124”工作法,即完善一套制度,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和集体资产监管两个平台,构建代理记账互联、银农直联监测、远程审计兜底、阳光村务公开四张网,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对闲置办公用房、校舍等集体资产,通过直接租赁、联合开发等方式获得集体收入。广灵县三庄村将征地、拆迁获得的集体补偿款置换成5000多平方米的门面、门店等经营性资产,通过租赁、发包等方式每年获得集体收入约52万元。

  实行发展“抱团”链条化,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业态。 各县区根据村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分类梳理分析,对症形成举措,利用村集体自留地等资源,通过出租、入股、开发等途径获得集体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针对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资源资产开发力量分散、单一扶持项目及资金落地收效甚微等问题,通过资金整合、项目集中、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才共用等方式,推动发展关键要素集聚生效,以合股经营、分红获利或是代产分销、提成获利等形式,缓解强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用地紧张、劳动力缺乏等瓶颈制约,以强带弱互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推动弱村抱强村、村村互帮带。云州区倍加造镇所属9个行政村共同成立联赢强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连片种植黄花1300亩,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2022年9个村共分红81万元,实现多村共赢发展。(责任编辑:薛剑飞)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