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监督举报电话:0351-5687051 邮箱:sjbkjb@163.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美在家乡 > 正文
这一抹“青花”,就是中国文化的“活化”|复兴
2022-03-02 15:47:23 来源:醉美杏花村公众号

一提到汾酒,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汾酒高端产品的代表——青花汾酒。

尤其是酒瓶上的那个“汾”字,无论是其青花瓷的质感,还是泼墨式的字体设计,无不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汾酒中式美学的神韵,而这份韵味也注定了汾酒与景德镇之间的不解之缘。

青花汾酒非常巧妙地把酒文化和瓷文化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将青花酒瓶用于包装,为人们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青花瓷泰斗秦锡麟说。

青花汾酒,正是让传统的酿酒技艺与中国瓷器文化相互融合,让酒美起来,让文化活起来

图片

景德镇的青花路 

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十二月起,至翌年四月止,完成第四次出航的郑和宝船舰队一直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停留,一边与当地人进行贸易,一边等待季风的到来。

有了合适的风向,他们才能顺利回到大明。

在前三次航行中,古里一直都是船队的终点。货物中的青花瓷在这里离开郑和的船队,被当地商人转运,踏上前往地中海的遥远路途。

青花的旅行是从昌江边上一个古镇开始的,这里就是江西的景德镇,距海岸线只有302公里,出窑的上等青花顺江而下,进入鄱阳湖,再由九江进入长江,最终在长江口登上郑和的宝船。

图片

▲景德镇“窑神童宾”雕像

除却历史因素,仅从自身地理来看,景德镇之所以能成为千年瓷都,离不开这里的两样“特产”:高岭土和昌江

做瓷器用的瓷土,现称“高岭土”,即是根据最早的高岭土产地——景德镇浮梁县高岭村命名。正因有着这样优质的瓷土资源,才造就了如今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

流经此处的昌江连通着鄱阳湖水系,使得这里生产的瓷器可以通过鄱阳湖水系各水道和长江黄金水道运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图片

只要能进入长江水系,北至华北、西至淅川、南至岭南、东至海外,皆可通达。

而同时,昌江与高岭土之间“水土”的奇妙融合,诞生出了景德镇独居风土特色的瓷器。

“造瓷首需泥土淘炼,尤在精纯”,就是要用澄清无杂质的水拌和瓷土作坯,淘洗极精。昌江水的水质特点是“水土宜陶”。因此,景德镇最初是沿河建窑、沿窑成市。

图片

酒以器贵,瓷以酒香

青花汾酒瓶体采用传统汾酒青花器型,线条流畅、瓶体匀称、蓝白相映、晶莹明快。

瓶身成品后,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蓝色的青花图案,饰以釉上粉彩贴花,经750-800度高温二次烧成。

青花汾酒所用瓶身,瓷质细腻柔和、青花料色明丽,是中国瓷器内涵与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

作为最醒目中国符号之一,青花汾酒的书法题字,以笔墨起伏、刚柔并济的“汾”字为主体,各种字体“酒”字为点缀,阐释了汾酒的悠久历史,也彰显了中国的性格。

天然靛蓝色,是青花汾酒的主打色,最早见于北魏的《齐民要术》,是中国色彩的典型体现。

通过青花瓷的典雅设计、书法的飘逸隽永以及瓶身上的那抹靛蓝色——青花汾酒背后所呈现的那份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一览无余。

名酒之名,清香之青 

在河南商丘的博物馆里,有一件康熙年间的“宋荦”铭青花鱼纹尊,其肩部两侧各一条形耳,白釉底上青花,胎体厚重,胎质细密,腹部一侧开光内有竖写五行楷书铭文:“河南归德府文庙祭器,康熙辛未仲春巡抚江南等处地方兼理军务都察院右都副御史郡人宋荦恭造”。

它的价值不但因为腹部有题款,更因其注明了准确的烧造时间“康熙辛未仲春”。

图片

▲“宋荦”铭青花鱼纹尊

康熙年间的青花价值已经明晰,这件青花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联系到一位当朝名人,宋荦。

图片

▲宋荦像 图/商丘地方文献馆

康熙辛未,公历1691年,宋荦五十八岁,任巡抚江南等处地方兼理军务都察院右都副御史,他为官清正,被康熙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

康熙46年(1707年),宋荦74岁,在即将退休的时候,宋荦策划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诗酒退休仪式”——现在我们可以称之为“康熙汾酒诗会”,因为他们喝的是汾酒

除了汾酒之外,这场“国家级诗酒论坛”的宴会用酒还有另外两种,分别是羊羔酒、潞酒,堪称当时的“三大名酒”,且都产自山西。

直到300多年后的今天,山西汾酒依旧搭配着青花的瓷器。

2020年9月9日,青花汾酒30·复兴版上市发布会在北京居庸关长城上举行。

这款青花汾酒,瓶身上采用了釉下青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绘制了充满中国意境的山水画卷以及“汾酒老作坊博物馆”的品牌IP,二者相互融合,借助不同的景别艺术设计,令人感觉仿佛置身其中。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邱含认为,青花汾酒在造型、书法、空白,都很特别,瓶型简约简单、青白相间,从中不仅能看到时代的烙印,更能感受到属于青花瓷的那份独特美感

图片

6000年前的酿酒神器 

说起酒器,汾酒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1982年7月,国家文物局组织考古队对山西汾阳杏花村进行一场长达5年的发掘。在遗址完全出土后,小口尖底瓮第一次以“酒器”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

图片

▲小口尖底瓮

一开始,人们并不理解一个陶瓶对人类发展有什么特殊意义,直至考古学家解释称其为我国最早的酿酒容器。这足以证明6000年多前,杏花村这片土地上,就已经飘出了第一缕清香

更重要的是,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酒之因子,并利用其造出酒之美味,其价值和意义不啻于人类学会使用火。

或许就像第一个学会钻木取火的先人造就了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一样,第一个制造出小口尖底瓮的先人,也为人类文明播下了酿酒技艺的“火种”。

图片

而如果认真比对小口尖底瓮和现在的青花汾酒瓶型,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相通之处,这既是文化的延续,也是形神的融合

从6000年前的酿酒历史至今,青花汾酒也是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正如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所说,“要进一步以文化赋能营销,把深厚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清香型白酒正突破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既体现在文化层面的创新与突破,又来自品质层面的传承与坚守,这就需要汾酒坚持中国酒魂战略定位,在“深挖”和“活化”上继续下功夫。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