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监督举报电话:0351-5687051 邮箱:sjbkjb@163.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解密中国装 > 正文
【世界需要一瓶稀缺好酒——揭秘“汾酒中国装”】之二
2018-10-25 15:51:37 来源:三晋传媒网




“泄密家底”引发惊诧,“白酒芯片”是一场蓄势已久的双超战?
 

世上的所谓“高端”,大概都遵循一个规律——物以稀为贵。

一个是原料(出身)的稀贵,一个是技艺的稀贵。而所谓“高贵文化”,又总是“两者交融演绎出的一种况味”。

因此,深谙了“物以稀为贵”,就等于深谙了人类不断超越发展的密码、趋势和潮流。

183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次发现“半导体现象”,1947年“半导体四大特性”由贝尔实验室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人类由此进入信息与高科技时代,并引领消费之潮流。

2004年,科学家发现了石墨烯,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半导体材料”。2016年又成功研制出了硒化铟薄膜,“它是未来制作电子芯片的更好的半导体原料,使真正纳米级的工艺成为可能”。

可以这样说,对于芯片产业,“稀缺原料是品质之根,稀缺技艺是品质之神”。没有稀缺的原料,巧妇难为“高贵之炊”。

2018年2月26日,誉为“中国酒魂”的汾酒,某领导人在“两会”前夕北京的一次“私人聚会”上,不小心透露出了一条消息——“汾酒还有一些40年和50年的原酒”,这句话这不啻放了一枚“深水炸弹”,在行业内部迅速传开。
 



要知道,对于整个白酒行业来说,这种“稀缺原酒”意味着什么?

汾酒领导人无意透露的这条消息,是真是假呢?

一位酿酒老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汾酒在私人场合说出这句话,还是比较靠谱可信的,如果是其他一般酒厂说出来,可能会有吹嘘之嫌……”。

专家进一步分析说:“在中国目前登记注册的八千多家白酒厂中,能存有40-50年的原酒,且保存完好的,屈指可数”。该专家甚至认为:“全国不超过5家”。

他的判断来自三个指数——“战争指数”、“动荡指数”和“实力指数”。即解放前“战争期间”,哪些酒厂在生产?解放后“动荡期间”,哪些酒厂在生产?改开后“市场经济前期”,哪些酒厂的生产规模、储存条件、市场影响力全国最大?

该专家还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证据是,汾酒厂在建国后的40年间,是名副其实的“汾老大”,全国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四方结队学汾珍”的火热现象,涌现了铺天盖地的“省汾”——“粤汾、黔汾、川汾、汉汾、湘汾、佳汾、豫汾、鲁汾、蒙汾、藏汾、京汾、东北汾”等等,各省市都成了汾酒的“老铁”。这无疑是汾酒厂“存有大量原酒,供人参观学习”的铁证,这一点不容辩驳。

综合来看,汾酒领导人在“私人场合”说“汾酒还有一些40-50年的原酒”,其可信度非常高,绝不是空穴来风,甚至有些保守了。

其实,没有人知道,在这次“私人聚会”透露出“老家底”之前,汾酒已经开始研发一款“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超高端酒——中国装。这应该是汾酒“蓄谋已久”的。

据悉,汾酒高层内部把这一计划定为“双超战略”——即“品质超越”和“价格超越”。该高端酒的主要卖点是“稀缺性”,其酒体的研发,就是依靠汾酒仅存的40-50年的基酒。
 


 

汾酒首次动用这种级别的老酒,本身足够吸引力,其价格当然不菲。

“白酒史上最严内控标准”出台的同时,汾酒启动一项高端白酒史上罕见的“双超战略”,是基于“稀缺技艺”的自信,还是“稀缺原料”的自信呢?

目前,汾酒将“中国装”的“品质技艺”誉为“中国高端芯片”,将“品牌形象”誉为“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

有人说,在“东西对垒”、“大国复兴”和“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历时5年科研攻关,汾酒用“最好的原酒”和“最精湛的技艺”推出“中国装”,颇显得意味深长。

有高人悟得其中的奥妙,认为“中国装”可能暗合了当今“清香复兴”的大势所趋,是“时代之芯”的意味。

近年来,酱、浓、清三大主流香型代表的“三国”,正在发生微妙之变化,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

酱香,尽管价格攀升,但限于口感特别,小众奢饮,似乎有“吾国优先,唯我独尊”之腔调。

浓香,经过20多年的杀伐征战,“开战者”和“百姓”都已显疲惫之态,渴望“换一种活法或喝法”。

清香,曾经万众敬仰,后又遭遇沉浮,而今幡然醒悟,东体西用,厉兵秣马,高瞻远瞩,其复兴之势,有目共睹。
 



事实上,对于汾酒和中国白酒来说,“中国装”的推出,不仅仅是“创造了品质技艺之巅峰”和“呼唤极美味觉之体验”,其意义可能更加丰富和深沉,寄予了一种“产业流变”和“复兴情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装”不是在推销“一瓶稀缺好酒”,而是在讲“一个与复兴有关的故事”。

“中国装”复兴的是什么呢?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