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 联系热线:19503500891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界画《秀容文昌祠并学堂全图》
2024-01-30 16:28:12 来源: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忻州古城秀容书院博物馆悬挂着镇馆之宝《秀容文昌祠并学堂全图》,该图为纸本,规格170厘米×70厘米,横幅水墨界画,由晚清时期忻州文化奇人邢尔昌所绘。邢尔昌又名邢怀,时人称“怀先生”,字淼泉,号无闷山人,忻州城内文昌巷人,是忻州历史上有名的绅士学者、画家。他博学多识,刚直不阿,好诗文兼工山水绘画,有《小隐斋诗文稿》行世,曾作《忻州舆图》《秀容文昌祠并学堂全图》等画。

     《秀容文昌祠并学堂全图》所绘内容为文昌祠及秀容书院建筑群,其中包括戏台、旗杆、四角阁、六角亭、八角亭等主要建筑,布局合理,运笔严谨,形象逼真,以界画的形式再现了历史上秀容书院的盛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隶书题款在右上角,词云:秀容文昌祠并学堂全图,时乙巳孟夏之月学绘于小隐卤斋,无闷山人昌。其中“乙巳”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孟夏”为农历四月初夏时节,“小隐斋”是邢尔昌先生的斋堂名,“无闷山人”即邢先生之号。款前的朱文引首章因清晰度较差,经多次辨识,应该是“自成一家”四字,款末的白章为“邢尔昌印”。


 

       界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指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主要用于表现亭台楼阁、舟船车辆等,其创作宗旨是工整写实、造型准确。界画与其他画种相比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要求准确、细致地再现所画对象,分毫不得逾越。虽然界画难工,却往往不为文人所重。界画形象、科学地记录下古代建筑以及桥梁、舟车等交通工具,较多保留了当时的生活原貌,其意义已突破审美范畴。中国建筑以木构为主,可惜木质易损,沧海桑田,一些传说中的琼楼玉宇后人已无缘亲见,幸好建筑也是中国画尤其界画的重要题材,人们可以自界画的画卷间稍窥其风采。

       界画起源很早,晋代已有。到了隋代,界画已经画得相当好,《历代名画记》中评展子虔的界画“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赞董伯仁的界画“楼生人物,旷绝古今”。唐朝界画逐渐成为绘画界的一种时尚,众多画家以工谨、绚丽的笔墨和色彩孜孜不倦地描绘宫苑的华丽和帝王的奢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五代时期界画高度成熟,进入辉煌期,出现卫贤、赵德义、赵忠义等名家。宋初有郭忠恕,元代有王振鹏、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唐朝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的《阙楼图》是中国最早的一幅大型界画,宋代著名界画有《黄鹤楼》《滕王阁图》等。(张六金)


责任编辑:任晓妹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