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13753796319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洪洞县大槐树镇左北村:守住粮食根本“田管家”模式赢福利
2019-08-15 09:40:52 来源:临汾日报

近日,笔者走在左北村干净整齐的村路上,道路旁大片成熟的玉米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田里早已看不到农民挥汗如雨的收割情景,只剩下农业机械的轰鸣声。

曾经的左北人为了填饱肚子与天斗,如今的左北人闲在家中坐等粮食上门。

说起左北村这些年的变化,74岁的村民刘宝富总有拉不完的家常。“过去的日子,吃不饱是最大的问题。淀粉也和现在不同,那会儿用玉米皮一类的东西晒干磨成粉,再和面蒸熟,我们管那叫‘淀粉窝窝’。”刘宝富说,曾经靠天吃饭的日子苦哈哈,从没想过现在能过得甜蜜蜜。

村干部王洪福说,为了活下去,左北村人和老天斗了几十年,“左北村西靠汾河,有大片的滩涂荒地,但种上庄稼,要么汛期时被淹,要么干旱时浇不上水,那时候庄稼可以说只种不收,把靠天吃饭的农民逼得没法生活。”

为了更好地生活,左北村人拼出了条条新路。

20世纪70年代初,左北村人自己动手筑坝、建电灌设施。“春季打坝,冬季修路,那会儿所有的村民都在拼命干活。村子水低地高,想要引水就得把水抽上来,中间夹着一条南同蒲线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办?为了庄稼浇上水,只能拼啊。”左北村党支部书记张根平说,长达5年的修建,一座自汾河引水、横跨南同蒲线的电灌水利设施终于建成,这也让左北村第一次不用靠雨水浇地。

有地种了,有水浇了,可收割却又成了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农业机械普及率较低,农忙季节为了抢到一台收割机,村与村之间恶性竞争,“那时机子从外地来,要专门派人护送,不然只能被别村抢走。后来机子多了,种地也更轻松了。”张根平说,肚子能填饱已经不再是村民的唯一要求,1999年108国道的改造,给了左北村人新的出路,沿路做生意带来的收入让很多村民选择向东迁居。

民以食为天,农以粮为本,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老一辈农民守着大片的农田犯了难。

有耕地,没人种;有庄稼,没人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张根平的一块心病。张根平说,左北村由于土壤环境等因素,最适宜种小麦和玉米,他从一个普通农民到农机手,再到进入村“两委”班子,以及现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深知农业改革的基础是守住粮食根本,以种粮为主的左北村不能忘本。

2017年8月,省级农业生产托管项目落地洪洞,科学先进的“田管家”管理模式给左北村人带来了福利。

张根平带头成立的辉瑞农机专业合作社,短短几年内成为拥有农机种类和数量最多、服务面积最大的合作社。“改造原电灌水利设施,修建6.5公里长水泥防渗渠,成立农机合作社,替农民管理田地,左北村这些年巨大的变化解放出了更多的人力,使农民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收入也提高了。”洪洞县农业生产托管办工作人员巩晓峰说,告别冬天有水、夏天有沙的过去,现在的左北村迎来了田里有管家、坐着享清福的生活。

种了半辈子地,57岁的焦庆财高兴地说:“以前种地,割、拉、吹、打、晒、磨,光这些环节就得耗费至少一个半月时间,现在只要三四天,面粉就直接给你送到家,即便是种100亩地,也是很容易的。现在还是半托管,等到可以全托管的时候,就可以放心地外出打工挣钱了。”

庄稼有“管家”打理了,左北村人有了更多的闲余时间。外出打工的人安心了,留村的人也尝试起副业,有的村民养猪羊,也有村民尝试种植苹果,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

收入有了,环境美了,左北村人的生活在跟着时代变。“户户通”、煤改气、改厕……一项项措施将左北村变得更美。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委一班人带领大家敲起威风锣鼓、跳起舞。

机械化收割以及农业现代化管理的跳跃式发展,让左北迅速成为典型示范村的同时,为农村守住了粮食之根。(潘华玲)

原标题:从“淀粉窝窝”到“白面馍馍” ——洪洞县大槐树镇左北村守住“粮根”建新村

(责任编辑:孙海龙)

合作单位